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樊秀娣:被指抄袭却抱怨辅导机构,直博生“维权”凭啥理直气壮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22-11-12  浏览:

近日,国内某位已获研究生推免资格,并直博北京大学的伊姓同学被指控论文抄袭。然而面对记者,这位本科便就读于国内重点高校的学生却“抱怨”称,他于今年7月联系论文辅导机构,但对方“完全没有告诉我这篇论文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版面费花了几千元,“这篇论文发在普刊,对保研也没有加分”。“我也是受害者,已经报警了。”

 

这位伊姓同学对买论文和“维权”如此理直气壮,令人大跌眼镜。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态度反映出了对学术诚信的不以为然和严重缺失。

在“论文买卖”的过程中,如果买卖双方是明显学术不端的话,那么相关高校在明知论文可能“不干净”的情况下,依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无其事地按照规章制度给予学生“加分”,这种放纵学术不端行为的做法也同样严重践踏了学术诚信。当下,学术诚信问题依然严峻,治标治本需要从更广泛角度加以全面、深刻认识。

首先,诚信问题出在相关学生身上。在此事件中,被抄袭论文的作者是四川农业大学本科生,购买论文者本科就读于国内顶尖高校,其直博高校则是北京大学,此类学生花钱买论文,这对“名校”的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可谓是莫大讽刺。

伊同学花钱买论文就是冲着保研“加分”去的,不管这对其保研有无实质性帮助,此行为本身就已严重违背了诚信道德。伊同学还希望原论文作者能够谅解他,可即使对方不追究,也不能减轻问题的严重程度,因为他根本就是从机构处购买的论文。

其次,诚信问题出在相关机构身上。近年来,论文买卖产业生意“兴隆”。相关机构在明知该行为不合法的情况下,还是打着考研、论文辅导机构等幌子,为他人提供代写代发论文及“包装”成果等服务。

目前,代发论文“业务”已发展到了公开叫卖的地步,相关人员往往会反复收到此类广告,的确也有部分师生和其他人员购买此类“服务”,还有不少人受骗上当。论文买卖如此“嚣张”,严重混淆了人们的道德观、是非观和荣辱观,这应该也是伊同学“喊冤叫屈”的主要原因。

再次,诚信问题出在相关学校身上。学生为了增加学业竞争“砝码”而购买论文,有的论文仅从标题就可知与学生学业毫无关系,明眼人都清楚论文“来路不明”,但学校在学生推免、硕招及其他奖项评比中,对这些论文不加审核地“照单全收”。这直接导致弄虚作假的学生既得利益又无风险,而遵纪守法的学生却会因此处于竞争劣势。长此以往,只会“逼”更多学生走上购买论文的歪门邪道。作为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主体,学校不能严肃对待此类学术不端行为,主客观上均已严重失职。

最后,诚信问题出在相关教育“成果”制造部门身上。某些部门瞄准学生对论文、奖项的需求,大肆制造和兜售相应“成果”。例如,有的期刊以赚钱为目标,只要交钱就能发表论文,有的还与论文卖家联手,助推论文买卖行为。此外,有部门组织学生竞赛活动,也是只要交钱就能得奖。一些名气很响的奖项也存在层层转包的现象,而相关部门对此监管薄弱。诸如此类问题交织在一起,吞噬了学术诚信。

践踏学术诚信的主体涉及方方面面,都是围绕论文指标而突破诚信底线。说到底,根本原因还在于“五唯”评价上。以伊同学购买论文事件为例,问题实质就是学校把论文和奖项等的数量作为衡量学生学业的重要指标。

从教育规律来讲,本科阶段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完全正确,但应以促进学生深化知识掌握及提高思维能力、学会研究方法为目标。学校过分看重学生发表论文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削弱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

现实即是如此——除个别学生外,大多数本科生想要发表论文都绝非易事。部分学生在功利目标驱使下购买论文,学校只管对学生论文“加分”却不问“出处”,这种做法势必强化学生的购买论文需求。一些个人或机构嗅得“商机”,为暴利而想方设法投买方所好。抄袭、买卖论文等问题如果不被外力揭露,相关方各取所需,看似“秩序井然”,却是以损害学术诚信、毁坏教育公平为代价。

诚信乃教育之本。学术诚信是学人的学术“生命线”。站在教育角度,学校要求学生遵守诚信,首先要反思自身教育的诚信是否做得足够好。我们要求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把论文、奖项等作为对其评价与管理的“加分项”,这种标准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业目标和实际情况,如何实施才能更科学、合理和可行?我们是否足够关注学生在跟随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时,究竟收获了哪些认知、情感和技能?对于学生论文等成果,我们又是否关注了成果的“来龙去脉”,以及其与学生学业发展的关系和对学校教育的意义?

学生的学术诚信映射出教育工作的成效。只要学校教育的诚信做到位,学生的学术诚信建设自然会水到渠成。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落实到行动中。推而广之,全社会教育亦是同样道理。

文 | 樊秀娣(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为2022年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高校教育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实策研究”阶段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报》 (2022-11-08 第3版 大学观察 原标题为《学术诚信被践踏,根源还在“五唯”评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qOq7vool1JCwEqVr2zPZA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