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樊秀娣:有妖!名校高招“抢人”“掐尖”何时休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21-07-05  浏览:

近年来,每逢高考结束,“名校”争抢高分生源“大战”便会上演且愈演愈烈。最典型的就是高考成绩刚刚公布,学校就组织一支支招生“小分队”奔赴各地“抢”高考高分考生。

这里所说的“名校”,泛指国内一流水平高校,它们大多数是“双一流”建设高校。

老百姓难以理解,这些“名校”神圣而高不可攀,多少考生求之不得,哪还用得着如此兴师动众去“抢人”?

俗语讲,事出反常必有妖。高考招生中的“妖”,就是当下国内高校普遍对生源的高考分数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

而“名校”不仅不能脱俗,甚至更是倚仗名气、财力和资源的优势,相互间大打“抢人”之战。

不客气地说,眼下名校高考招生已经“变味”成了只为争抢“高分”考生“大战”。

首先,“变味”的名校高考招生铺张浪费严重。我国地域辽阔,考生众多,高校要派出人马到各地“设摊”招生,其开支无疑十分巨大。

私立学校为获得生源,在招生方面多花些钱财尚可理解,但“名校”人员大规模外出招生实际意义并不大,完全可以由更经济、合理的方式来取代。

近年来,国家对重点建设高校大幅度加大投入,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普通高校办学经费还十分紧缺。

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家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效率,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充分发展也一直是重要的社会议题。“名校”在招生上如此肆意花费纳税人钱财,是有多“不差钱”啊?!

其次,“变味”的名校高考招生严重扰乱教学科研秩序。现行的高考招生做法不仅“伤财”,还很“劳民”。

学校要在几天时间里召集到足够的招生人马,唯有从全校教学科研人员、行政人员和研究生中抽调人选。在招生旺季,起码有一小半人员不在本职岗位上,学校常规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节奏被打乱或停滞。

同时,那些外出招生的人员中,许多人除了拥有学校身份外,并不比一般人掌握更多招生的专业知识,他们被要求会分辨“高分”考生而“见招拆招”,这与高校内涵式发展极不相符。人们不禁要问,名校难道如此“闲得慌”?

第三,“变味”的名校高考招生“失格”严重。

这里不得不提到由来已久的北大与清华、复旦与交大的高考生源之争。

国家和地方最顶级的公办高校,为了抢“状元”、比“高分”而相互“明争暗斗”或“公然掐架”,头带得很不好。

其他“名校”高考招生中攻击、诋毁和拆台对方高校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而且,现在的一些“盯人”招生做法,一次次打电话或上门访问,说得好听点叫“斗智斗勇”,说得难听点儿,这和房产中介的围追堵截、死缠烂打有何不同?学校招生人员需要多讲究点斯文和体面,留给考生多一点自主选择的空间,否则,教育的尊严从何而来?

第四,“变味”的名校高考招生“唯高考分数论”严重。当下的名校高考招生把“唯分数”“掐尖”招生发挥到了极致。

谁都明白,能够上名校录取分数线的学生绝大多数学习出色,高考成绩的几分之差对于他们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而言,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名校”对于这部分学生还斤斤计较于分数,只能说明“名校”的无能和不自信。

话可能说重了,但“名校”的这种表现会让国家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显得空洞和无力,我们何以说服学生、家长以及更多社会人士不“唯分数”而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呢?

如果“名校”的光环仅来自于其“高分”的生源和“高额”的经费,弱弱地问一声:这算哪门子名校?

最后,“变味”的名校高考招生浮夸之气严重。为了吸引“高分”考生,一些“名校”招生人员夸大其词、随意许诺。

什么学校师资最好、专业最好、条件最好、待遇最好……反正学生询问的任何问题都只说好,也没有办不到的事,一切只为先把人拉进来再说。

立德树人,诚信为首。学校招生宣传是树立学校形象、传递校园文化的第一步。

如果毫无底线地一味迎合学生的个人利益需求,恐怕学生日后会有“受骗上当”的感觉,更难以培养出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大学精神去哪里了?

当然,造成“名校”招生乱象的责任很难说全在于高校。各种大学排行榜热衷于对学校生源的高考成绩排名,这在客观上对高校声誉、地位乃至投入产生很大影响。

教育部已经多次发文严禁以任何形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行为,希望“变味”的名校高考招生“大战”也能早日得到有效遏制和避免。

其实,现代社会通信技术发达,高校通过线上招生视频发布会以及保持招生热线畅通,就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和详细地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专业与课程,以及其他重要事项,解答学生和家长的各种招生、学习等问题。

“名校”以便捷、经济和高效的方式展现学校魅力,吸引有认同感的优等学生,实现学校、学生和国家“共赢”发展,何乐而不为?

(作者系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icaAjjylPQHfJ93OwVF8A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