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文汇报】“AI+”高校学科如何“互相成就”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24-05-17  浏览:

上海高校在人工智能(AI)领域持续发力。继今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昨天,《同济大学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同济大学提出“1+N”的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思路,旨在加强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赋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数字校园等领域实现全方面高质量发展。预计到2027年,同济大学将在全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覆盖全体学生。

“1+N”推动人工智能与学科互相促进

根据校方介绍,“1+N”中的“1”是推动人工智能学科发展,“N”是人工智能对其他学科和各项工作全面赋能,促进全校学科的整体转型升级。

据悉,同济大学将重点推动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建设,打造人工智能算力数据平台,参与国家人工智能专项建设,选育人工智能专业精英。根据预期,到2027年,同济大学国家人工智能专项导师队伍达50人以上,专项博士研究生达100人以上,开设一批基础理论、技术算法和新场景导向的AI+精品课程。同时,该校将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工作,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性人才;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实现各个学科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领域的突破;加强人工智能社会治理研究,创新文科发展范式等。

“‘1’为‘N’的赋能提供人工智能理论、方法、技术、工具等支撑,‘N’则为人工智能提供新场景、新应用,推动人工智能落地见效。”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解释,“‘1’和‘N’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互相赋能、互相促进、互相成就。”

医科、土木工程已开启学科“赋能升级”

人工智能赋能将给高校学科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在郑庆华看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学科必须转型升级,他将其总结为“老树吐新芽”。《行动计划》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工智能对学校各学科的全面赋能,实现学校学科的转型发展与交叉融合,初步形成“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学科体系。

以土木工程学院为例,院长周颖介绍,面向新时代,学院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超学科系统工程师。“学院将AI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周颖举例,土木工程学院将全面重构课程体系,将AI深度融入课程大纲。

“新时代土木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再升级。学科加强数学、信息、力学三大基座,课程设置中不只有土木工程信息原理,还有大学计算机、高级程序语言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周颖还谈到,学院会提供数物融合实验教具,开发“大土木”专业大语言模型,“我们将聚焦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慧工地、智能装备开展科学研究,携手全球顶尖高校,构建人工智能赋能土木学科的学术共同体。”

再以医科为例,同济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章小清认为,未来医学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正由重复临床诊疗模式,向创新诊疗手段和医学人文关怀进行转变,当代医学生需要更强的驾驭智能、数据的能力,“AI for Science”正在影响医学。

章小清说,AI正赋予医务人员更为丰富的临床诊疗手段,AI在某些方面正逼近甚至超越有经验的临床专家。为此,同济大学医学院正联手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各附属医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等推进脑/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计划建设30个左右重大病种的专科大模型和数据资源库。医学院还将围绕多学科交叉和数据挖掘、智能诊疗设备、医学大模型、数据平台管理等智能医学方向,部署智能医学校内交叉研究专项。

“我们将以胜任力为导向,针对医学人才在数智化、融合化方面的新要求,从课程体系、实习实践、科研创新等方面修订完善本研人才培养方案。”章小清说。

本报记者 吴金娇

链接:https://dzb.whb.cn/2024-05-17/6/detail-851033.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