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上午,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带队赴同济·临港卓越工程师创新学院,调研产教融合和校地合作推进情况。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正伟,同济大学副校长赵宪忠等参加调研。

在同济·临港卓越工程师创新学院,陈金山先后参观了教授工作室、学术创新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展示培训中心及产教融合成果展,并与相关工作室的教授、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各团队的技术核心、成果转化情况及与临港在地企业在半导体、智慧医疗、智慧交通、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未来合作方向。

陈金山指出,要加快推进同济·临港卓越工程师创新学院的建设,一是要完善后勤保障设施,建设好师生食堂,引入连锁品牌等优质资源,推进教师公寓尽快落地;二是要做好沟通服务,对未来国际化合作及创新创业活动等做好相关支持;三是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完善临港新片区的校企合作功能性平台作用,完善支持校企合作的相关配套措施。
由同济大学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临港投控集团三方合作共建的同济·临港卓越工程师创新学院,于2024年12月14日在临港新片区揭牌落地,依托同济大学优势学科、学科交叉、新兴学科和临港新片区优势资源,聚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等重点产业的发展需求,以“项目制”为牵引,与一流企业工学交替开展有组织和特色的工程硕博士人才联合培养,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现已有首批15个涵盖不同学科的教授工作室和百名硕博士研究生入驻,开展创新教学和科研活动,并已推进与多家地属企业的合作。同济大学还发起成立了由沪上10所高校组成的上海市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推动这些高校学科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产教联合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