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不断开创上海发展治理新局面

来源:葛天任   时间:2022-07-03  浏览:

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再次强调今后五年发展目标:“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发展格局加快重塑,国内外不确定风险因素增多,报告指明了今后五年的破题思路:“以自身努力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把国家战略综合优势更好转化为上海改革发展胜势,不断开创上海发展新局面。”

深入理解人民城市理念的国际意义

无论外部风险与挑战如何,全心全意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最大底气和最宝贵传统。报告提出,上海今后五年要实现“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五个人人’充分彰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谱写新篇。”上海需要拿出改革的勇气和魄力,在老百姓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推动改革,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真问题,在户口、住房、就业、教育、养老、医疗等问题上动真格、见真章,体现上海温度,体现上海发展的“人民性”。

更为重要的是,上海作为引领中国发展、深入链接全球经济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从全球视野与国际眼光来理解人民城市要义。当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社会不平等和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城市社会分化牵动城市政治问题、国家治理日益突显,民粹思潮抬头,政治动荡升温,全球稳定发展大局受到影响和干扰。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央提出在上海建设人民城市的真义,要认真思考上海如何才能更具魅力和吸引力,并真正凝聚共识、拿出勇气和魄力推动新一轮改革和发展。

在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下“保持战略定力”、彰显“中国之治”的根本之道,中央对上海给予厚望。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建设人民城市的根基是高质量发展,最终指向是共同富裕,具体路径是寻求城市发展的包容性与城市治理的有效性。上海成功建设人民城市,国内意义不言自明,国际意义更十分重大。通过建设人民城市,上海将会获得力量之基、动力之源。

以治理数字化牵引城市治理现代化

我们应该看到治理数字化在全球竞争中的关键作用,充分认识到治理数字化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正在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的新赛道,能否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不仅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命运起伏,也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成败。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的转型。经济、生活、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整体,转型的重点不仅仅是数字经济竞争与发展,还在于数字治理的安全与高效。因此,治理的数字化将决定着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成效。

报告指出,“以治理数字化牵引治理现代化,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创新、治理方式重塑、治理体系重构”这就意味着单纯的技术应用或治理数字化转型实际上难以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需要通过顶层设计来破解体制机制的束缚来推动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来牵引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升。上海下一步在城市数字化转型方面,要在前期发展基础上,更加注重制度与体系层面的改革,通过治理数字化推动更深层次的改革,从而适应新的技术变革所带来的社会之变。

在数字时代,诉求更加多元、风险也更加复杂,超大规模城市更是一个复杂巨系统,要想实现有效治理,实现人民城市的理念和理想,就需要治理更加具有包容性、更加具有韧性、更加具有回应性。简单讲,就是让多元利益得到表达参与的机制和途径,形成一整套技术与社会、治理互动融合的韧性治理机制、让每一个人的真切合理诉求能够通过数据赋能被看见、有呼应、得解决。

基层治理充分激活社会社区活力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贯彻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开创上海发展治理新局面,我们要从简易处、细微处着眼着手,循序渐进、步步累积,才能有所大成。通过基层治理的数字化充分激活社会、社区活力就是当前最为基础也最为关键的政策落脚点。基层治理勾连国家、社会、社区和家庭,涉及千家万户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是城市基本运行得以有效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上海基层治理存在着上下沟通不畅、执行力不足、结构复杂、人员臃肿、行政成本高企、社会社区活力激发不足等问题,基层治理数字化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并没有实现对上述问题的解决,也没有很好地发挥数字赋能的预期效果,尤其是本轮疫情更是对极端状况下的基层治理效能进行了一次重大检验。报告提出要“坚持重心下移,推动各类执法力量、专业力量、服务力量下沉基层,持续为基层赋权、增能、减负,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推动党员干部服务基层常态长效,提高社区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上海经历过本次疫情的重大考验,既获得了重要的经验,也存在不少需要总结的教训。报告强调要“强化极端情况下城市基本运行保障体系”。在疫情应对过程中,上海暴露出来了不少基层治理问题,例如如何打破数据壁垒、增强数字赋能,如何建设社区应急安全体系和常态化机制,如何通过党建激活社区治理效能从而保障极端情况下的社区有效有序运行等,这些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通过改革创新加以解决。“风物长宜放眼量”,求真务实、立足人民、面向未来,上海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前进中的风险挑战。站在新的历史时点上,有理由相信,上海必将迎难而上,取得新的成就和更大的发展,不断开创发展治理的新局面。(作者葛天任,系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