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大学生求职“三多三少”“心理价位”应调整

来源:   时间:2003-02-28  浏览:

小韩是复旦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的大四学生,从去年10月以来,她一共参加了9场招聘会,投了20多份简历,但始终没有与哪一家公司达成就业协议。并不是小韩不够优秀,在她所应聘的一些企业中,有不少国有企业都对她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但她还是把目标紧紧盯住了外资企业,不到最后一刻,决不妥协。问其原因,她回答:“在外企工作说出去体面,我学的是国际金融,更应该去外企工作了。”

像小韩这样的求职者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据抽样调查,不少大学生择业“心理价位”过高,特别是名牌大学研究生对职业报酬高出往届毕业生近20%。充满机遇、竞争、诱惑的大都市,是大部分毕业生的“理想港湾”。目前在大学生中间有一种说法,叫做“天南海北都不怕”,意思是天津、南京、上海、北京,哪里都行,但除了这些地方,别的地方就要考虑考虑了。有些毕业生不惜以种种方式,甚至准备“打临工”留沪择业。

择业行为浮躁,缺乏“诚信”的自我约束。调查显示,有85%的在校生打算就业时签约不超过3年;有近70%的人估计自己工作不满3年就要“跳槽”。于是,有些应聘毕业生一边在签约一边又另觅他途;有些以签约单位为跳板,另达目的后便报以“毁约”。

面对人才市场的竞争和压力,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抱怨求职难。然而一些用人单位也在叫苦:不是我们不招人,而是许多大学生眼界太高,非外企不去、非城市不去、非高薪不去,哪里看得上我们这种“冷门单位”!最近,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一次招聘会上,当苏州一家台资电脑公司对应聘者介绍月薪为1500元时,不少投递简历的学生立即要回简历,认为这么低的报酬简直是对他们的一种侮辱。而这家公司经理颇感迷惑:“这条件在苏州算不错啦!”

眼下人才市场,大学生的求职走向呈现出“三多三少”现象,即外企多,国企少;城市多,乡镇少;东部多,西部少。复旦大学经济系主任、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袁志刚教授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现在大学生求职观念的滞后。他说:“以前,读大学可以算得上是‘精英教育’,但如今大学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了,这是我国教育水平日趋提高的重要标志。依我看,毕业生要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估,即对个人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待人接物的能力、擅长的技能及个人志愿做一下充分的、全面的分析,进而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如果一味坚守着‘读大学就能找个好工作’的观念,千军万马涌向知名企业、高薪这座‘独木桥’,造成中西部和农村人才奇缺,从长远来看,非常不利于整个国家的均衡发展。”袁志刚教授建议,对一些愿意去欠发达地区的学生,社会应给予较高的礼遇,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和非常灵活的流动机制,消除植根于学生心目中“到欠发达地区没有前途”的印象。

新华网上海2月27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