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大学毕业生就业前六大自问

来源:   时间:2002-12-08  浏览:

再过半年时间,你也许将离别生活四年的大学校园,带着一份自信和幼稚走向社会,独自去面对风风雨雨,你可能觉得不太习惯,但你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你只能勇敢地往前走。

你可能还在徘徊,是留在上海还是回到故乡;是先找工作还是先谈薪水;是瞄准体面的外资和国有企业还是面对私企和民企;是选择个人创业或者升学;你给自己的“心理求职期”有多长……这些问题也许是你几年来一直思索的,如今才真正浮出水面。

为此,我们为你设计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前六大自问,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是否选择在上海发展?

上海作为一座日益具有国际影响的大都市,特别是随着2010申博的成功,正成为海内外人才聚焦的热点,对每位在上海就读的大学生,无疑充满着巨大的诱惑。对于非上海籍的学生来说,是否留在上海创业发展成了即将毕业的学生面临的第一大选择题。

毋容置疑,在上海有很多的发展机会,有现代化大都市时尚生活的等待,但你是否仔细想过,上海这座城市适合你吗?你能跟上上海的发展步伐吗?你所学的专业是否是上海需求的紧缺的?回到家乡你是否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一年前从南京来到上海工作,虽然毕业已经几年,但还是感受到上海的快节奏和无形的压力。因此,你很有必要静心想一想,而不是随大流横下一条心:一定要留在上海。否则,几年以后你可能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在上海过着不甚开心的生活,又不好意思“屈驾”去其他地方工作。

是否“先找工作,再谈薪水”?

“一个月给你1500元,你干不干?”这是大部分企业人事经理给你的第一句话。你仔细算了一下:每月至少600元的房租,500元的生活费,还有其他开支,心里在嘀咕:没有2000元,这日子恐怕不好过。但企业不会当场和你讨价还价。

于是,你接下来的问题是“是先找工作,还是先谈薪水”。下面的这则信息你听了会吃惊:同济大学今年毕业的学生对薪水期望值六成是每月2000元至3000元,而实际获得的薪水是1000元至2000元,也就是说,每月薪水落差至少有1000元。我们建议,如果你很自信,先“委屈”一下,薪水少点没关系,找个工作再说,说不准过了一年,你就高升为主管了。当然,如果你硬要高薪,找工作可能要多费些时间了。

是否挑剔企业性质?

进外资企业,当白领,工作很体面而且收入不错。但如今进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大型国有企业并不是那么容易,一些外资企业都在裁员以优化人才结构呢。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现在外资企业招聘毕业生并没有以前那么多,需要的一般是熟练人才。相反,现在招聘的“大户”是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

民营和私营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大,用人也不是很挑剔,发展的余地很大,在难以找到理想的外企时,不妨重点考虑。

是否愿当“SOHO”一族?

这是一个创业的时代,一个“冒险家”大有用武之地的时代,上海将为你提供更多这样的机会。但初出茅庐的你是否有胆识当“在家办公,自由就业”的“soho”一族?“soho”一族在生活、收入各方面都不够稳定,表面上看不存在加班,实际上他们可能天天加班、熬夜。

是否准备再升学?

选择留学、考研,可能是你暂时逃避就业的一种方式,但你现在没有把握,即使明年1月份将参加考研或准备留学,因此,你还得作好求职的准备。

考研并不能回避求职,你无法确保自己三年后研究生毕业生后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目前阶段你除了准备考研复习外,找工作也不能不闻不问,否则考研失利将很被动。出去留学当然不错,但你要考虑,如何准备那笔数目不少的学费和开支。

你的“心理求职期”有多长?

你也许已经跑过10个人才招聘会,你可能已经递过几十份简历,可至今仍未见“伯乐”,你在承受着无形的压力,你在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我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是我的知识水平不过关,还是缺少实际操作的经验,或者缺少应聘的技巧?

如果是前两项原因,你应该警醒,四年的大学生活你究竟学到了多少,是否还有补救的措施。如果是后者,你不用急,你可以延长“心理求职期”,半年或者一年,即使是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也没关系,毕竟你很年轻,还有时间去把握。

《新闻晚报》 2002年12月10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