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李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图景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24-09-20  浏览:

图为上海博物馆东馆内青铜器展区 本报记者 叶辰亮 摄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实现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由中国式现代化所开创的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既要“激活”中华文明的历史基因,也要“根植”现代文明的肥沃土壤,同时还要彰显社会主义文明的“底色”。在某种意义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现代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的有机统一体。    

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不同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会形成不同的文明内容与文明形式,而不同的文明内容和文明形式又进一步影响着不同民族的生活样态和价值观念。这种生活样态和价值观念根植在文明的最深处,彰显并体现着文明的主体性。就文明主体性而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形态,其主体是中华民族而不是别的什么民族。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能割裂中华文明的历史继承性,否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这些特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丰厚的文明根基。

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提供丰厚的文明根基,但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不是要全盘“复活”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是一种以农业文明为主的文明形态,其文明内容与文明形式都与传统的农耕社会紧密相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现代社会中形成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一种现代文明。因此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文明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才能在创造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形态

文明是主体实践活动的产物,而这种实践活动总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生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而且也具有突出的时间性规定。这种时间性规定,就表现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种建立在中国式现代化基础上的现代文明。换言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种现代文明而不是其他什么文明,现代性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印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某种意义上就表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基础的现代文明的建设。

从文明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文明形态。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的是传统农业文明,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就的是现代工业文明。众所周知,现代文明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坚船利炮和廉价商品,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整个人类社会进入了现代文明发展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属于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文明。当前人类现代文明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为“底色”和基调,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则是一种与资本主义文明有本质性区别的文明形态即社会主义文明。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时具备两种基本属性即现代文明属性和社会主义文明属性。从内容上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现代化的文明而不是别的什么文明;从形式上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而不是资本主义文明。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形态。

社会主义文明的中国形态

不同的生产方式必然会形成不同的文明形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必然会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尽管资本主义文明同社会主义文明都同属现代文明,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明是对以资本为中心的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是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新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变革的新方向。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但是建立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基础上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建立在以高度集中为显著特征的苏联模式基础之上传统的社会主义文明又有所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而是在实现“两个结合”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版。不同版本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必然会形成各不相同的文明内容和文明形式。因此我们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的中国形态。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的内涵,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变革注入了一股新的血液和力量,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变革的趋势和方向。

(作者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基地青年研究员)

链接:https://dzb.whb.cn/2024-09-20/11/detail-864498.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