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陈强: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有何深意?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3-09-14  浏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其中,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提法意味深长,令人耳目一新。

从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进过程看,新的生产力形成发端于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纠缠于新动能与既有生产关系及社会结构的冲突和弥合,成就于面向经济社会全领域的能量释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因此,对于新质生产力内涵的理解,可以从新动能、新治理、新增量三个维度展开。

新动能

回顾人类历史,生产力的每一次巨大跃升都以一系列开创性的重大科学发现,以及由此引发的集成式技术突破为先导。16-17世纪,以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经典力学为代表的科学革命拉开帷幕,催生了以蒸汽机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力全面取代生物力,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迈尔的能量守恒定律将科学革命再次推向高潮,引发了以电力发明和使用、内燃机大范围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规模集中式的生产成为可能;20世纪至今,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科学革命掀起了以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科技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再次驶上快车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呈现快速密集突破趋势,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量子计算等构成的新技术体系正成为催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引擎。显然,新质生产力的“新”与科技创新的领域和方向密切相关。

一个区域能否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取决于“源”与“策”两个方面。一是建源成效。主要指在“四个面向”的特定领域,是否形成了包括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高等级研究平台、战略科学家、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金融资本等在内的必要物质技术基础。二是施策水平。主要表现在是否能够依托已有条件和能力,快速形成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并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未来产业布局。

新治理

历史经验表明,在新动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有的生产关系将陆续显露出诸多不适应的症状,从微观层面的工厂布局、制造流程、生产组织和管理体系,到中观层面的公司治理、区域协同和产业生态,再到宏观层面的发展理念、制度供给和资源配置,都需要重新建构。因此,新质生产力的“新”不仅指向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和产业新方向,还关乎发展新理念。

新质生产力要从“小荷才露尖尖角”,与日俱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磅礴动力,必须破除思想藩篱和制度屏障,对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进行彻底再造。对于新质生产力的认识必须深度嵌入新型生产关系,做好相关的趋势研判和态势分析,不断深化对于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一要跟踪基础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动态,捕捉蕴含巨大战略价值,可能引致产业变革的“弱信号”,积极开展前瞻性布局;二要密切关注科学研究范式、科技创新模式的迭代演进,及时调整建源和施策的方向和重点;三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要素的内涵演化,以及开发利用方式的新动向,抢占新型要素开发利用的制高点;四要把握好知识生产、传播、转化的新规律,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知识供给体系。

新增量

毋庸置疑,新质生产力的“质”指的是高质量发展。当新型生产关系逐步建构起来,新动能与新的生产组织关系和社会结构趋于适配,互动越来越平稳顺畅,区域和产业叠加的科技创新“核爆点”陆续被激发,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增量效应将充分显现出来。

新质生产力创造的新增量既指向数量增长,更强调质量提升,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生产方式,全面推升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节约率,提高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是缓解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三是深化国际科技和产业合作,运筹全球高等级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高效耦合,面向重大疾病防治、重大灾害治理、重大气候变化等各国共同关切问题,创造增量市场,稳定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从系统视角观察,“新”与“质”辩证统一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涉及输入、过程及输出,分别对应新动能、新治理和新增量,共同指向高质量发展。只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增强科技创新治理效能,就一定可以将科技创新塑造的新动能,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理,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量。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链接: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654522&sid=67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