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汪品先:必须要推进东方文化和现代科学的结合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2-08-10  浏览:

二十多年前我主持南海首次国际大洋钻探,发现世界大洋有几十万年的碳循环长周期,于是给一家国际学报投了稿。  

一位匿名评审人认为此稿立题不妥,“你应该讨论区域问题,而不是全球问题。”

最后,文章当然还是发表了。

但这句评语至今刻骨铭心。凭什么我只配讨论区域问题?

“海洋如何产生”是地球科学的头号大问题,国际大洋钻探曾经花20多年时间钻探北大西洋,得出了被认为有普适性海盆张裂模式,作为全球海洋成因的标准。

其实这并不奇怪。

现代科学是在欧洲建立的,海洋科学也是从欧美发展起来的,于是在海洋科学里,位于欧美之间的大西洋被奉为圭臬。气候长期变化的驱动力,来自北大西洋深层水;海盆张裂的理论模型,标准也来自北大西洋。

然而,大西洋不能代表全球。

我主持“南海深部过程演变”研究大计划,探索南海成因,进行检验,在三四千米深海的12个站位打深井,取上来300多米海盆张裂时的岩浆岩,结果发现大西洋模式在南海并不适用,我们发表的文章题目就叫“南海不是小大西洋”。

南海的大洋钻探发现:气候长期变化的驱动力在低纬度地区,不在大西洋;西太平洋是两亿年来的板块俯冲带,和大西洋的岩石圈大不相同,所以南海的张裂机制属于另外一种类型。

在各门基础学科中,地球科学的特色在于地区性。谁也不可能一口气研究整个地球,总得从某个地区的某个方面着手。

正因为地球科学在欧洲产生,不少传统认识会带有欧洲的“胎记”,很容易形成“欧洲中心论”。欧洲发现的现象在中国也找到了,就可以发表文章。

但是,发表文章并不是科学研究真正的目的,在科学发展的长河里,绝大部分文章都不过是过眼烟云。科学进步必须依靠创新。

当今的中国无论按照经费投入、队伍规模或者论文数量,都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当务之急是量变到质变的转型。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自然条件的特色,利用已有的积累进行深入研究,将新发现提升到理论高度,这就是创新,就有可能经过努力形成自己的中国学派。

科学创新要求有文化基础。

西方文化和东亚文化,正是当今世界多种文化中的两大主流。西方是现代科学的发祥地,稳居自然科学界的主导地位。而东亚文化的主体在中国,一旦也能成为科学创新的基地,就必然会产生出自己的学派。

真理应该只有一条,但是通向真理的道路决不止一条。

为此,必须要推进东方文化和现代科学的结合。

8年前我公开发文,发起讨论“如何重建创新的文化自信”,进而又提出“汉语挤出科学,还是科学融入汉语”的问题。

5年前开始,我又在同济大学先后开设两轮“科学与文化”的课程;近来又进而试图在科普战线上出击,目的都是一个:促进科学与文化的融合,营造创新气氛,强化华夏振兴的软实力。

现在来回答,为什么要鼓吹“中国学派”?

因为科学界不能以模仿为满足,科学创新需要钩深致远,开辟新路。

(作者汪品先,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

链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287833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