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蔡三发:新型研究型大学应该“新”在何处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22-03-27  浏览:

关于新型研究型大学,有一种观点,就是简单地将其等同于新兴研究型大学,这明显限制了新型研究型大学研究的内涵与范畴。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传统研究型大学积极顺应时代与科技发展变化,加强自身转型,在学科与专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变革性或者渐进性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新的研究型大学发展模式,这些大学也可称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基于以上认识,个人认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新”不是建立时间“新”,而主要是发展模式“新”。只有不断加强改革与创新,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应该鼓励高校积极转型发展,瞄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深化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探索:

一是学科发展模式新。新型研究型大学超越传统的学科发展模式,不按照传统的学科分类进行学科设置与学院设置,更多强调面向基础研究、面向科学与技术问题,加强跨学科、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建设,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新型研究型大学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更多围绕生命、信息等前沿科技进行学科布局与发展。

二是人才培养模式新。新型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模式,应该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突破常规,创新模式,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大力推进科教融合或者产教融合,以高水平研究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新型研究型大学应更加注重研究型人才培养,争取在高水平的博士生培养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三是科技创新模式新。新型研究型大学应该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挑战,坚持“四个面向”,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布局与建设世界水平的科技平台,深化科技创新组织模式,探索“聚集大团队、构建大平台、承担大任务、催生大成果”,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创新能力,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四是社会服务模式新。新型研究型大学应该更加主动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发挥自身学科与科技创新优势,以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为己任,通过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端人才、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促进知识溢出与成果转化,更好地支撑国家与区域发展,支撑行业与产业发展,同时通过服务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与资源,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同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部部长)

链接:https://info.whb.cn/mobile/2022-03-27/14474/detail-59745.html?timeTemp=16483421967661627&timestamp=1648370527323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