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刘兴华:实现“双碳”目标 赢得世纪大考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1-11-01  浏览:

今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形成大考验的背景下,中国提出的温室气体自我约束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同时也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和责任担当。今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这是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一、“双碳”目标体现了全球各国共同迎接未来挑战的价值追求

实现“双碳”目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意识、有步骤地挽救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跨国共同行动。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发挥了史无前例的作用,然而在现有技术条件、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下,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的弊端日益凸显。化石燃料释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和人类生产消费活动释放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异变,不仅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而且还严重威胁整个地球的生物安全和整体生态平衡。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达成《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统一安排。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

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在人类历史上开启了第一次跨国跨界、相互协作的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在未来30至40年,人类必须解决过去270多年发展历程中造成的难题,给自己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减负降温。这是人类社会开启的一场空前广泛深刻的生产方式自我革命。实现“双碳”目标,消除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所引发的气候变化威胁,让人类走上新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将在全球兴起新的思想理论变革和重大科技进步,其作用不亚于蒸汽机、电气化以及信息技术发明运用所引发的历次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这也意味着在能源、电力、材料、建筑以及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种植养殖、食品加工、取暖制冷等诸多领域将产生一系列革命性的创新成果,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将应运而生。

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全人类将开启一场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自我革命。在生产能力急剧扩张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其他所有的消费行为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以消费侧排放计算,全球约三分之二的碳排放与家庭排放有关。因此必须尽快形成简约适度、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这不仅要实现社会经济和文化习俗的深刻变革,还要创造改变生活方式的必要条件。因此,这是一场摈弃传统模式,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自我救赎。那些真正洞见双碳目标带来革命性变化和巨大发展潜力的国家,才能在这个历史性进程中行稳致远;那些能够主动顺应碳中和发展趋势,及时把握人类向绿色、低碳和零碳转型机遇的工商业机构,才能占得发展先机。

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将逐步从理念变成现实。过去的工业革命,是从西方世界发端,在国家竞争、人性需求和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产生并不断演进的。伴随着这个演进过程,全球各地展开无数次关于资源和能源的争夺和守卫,上演了一幕又一幕零和博弈的悲剧,也排放了越来越多的温室气体。进入21世纪以来的20年间,以科技进步和全球化为引领,以国际分工合作为平台,全球财富实现爆发性增长。在这个阶段,虽然人类社会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和冲突,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总量却迅猛增长,形成非传统安全领域一个新的重大问题。在未来的三十年,全球各国必须通力合作,进行大幅度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循环经济增长。因此,实现“双碳”目标,是全球各国在共同目标引领下,开展的大规模、长时间的协调行动。这是人类理性的自省和提升,是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飞跃,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开端。

二、实现“双碳”目标对中国来说既是严峻挑战更是重大机遇

实现“双碳”目标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中国人均GDP去年刚刚突破1万美元,而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爬坡过坎阶段,能源需求还在继续增加,碳排放尚未达峰。这就决定了实现“双碳”目标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既要向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又要推动中国经济在保持一定速度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一场无法回避的严峻考验。难度更大的是,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所要付出的努力也将远远大于这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中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态结构、空间结构的根本性优化变革。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能源低碳转型,确实任重道远。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其任务的艰巨性和过程的复杂性,坚持科学务实的精神、建立高效协同的治理机制来实现“双碳”目标。这对于中国来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面临的又一场大考。

实现“双碳”目标是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队伍的一场大考。“技术为王”将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哪个国家、哪家公司的绿色科技创新走在前面,哪个国家、哪家公司就将占得发展先机,在国际上获得新的话语权。比如说,要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突破储能、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要发展原料、燃料替代和工艺革新技术,推动钢铁、水泥、化工、冶金等高碳产业生产流程零碳再造;要加快发展智能化新能源汽车技术,形成公路和城市道路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建筑领域要发展“光储直柔”配电系统相关技术,实现用能电气化,同时还要在低碳取暖和制冷技术的研发和运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要发展碳汇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负排放技术,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还要加强产业技术集成耦合创新,积极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这都需要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做保障。

实现“双碳”目标是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构建新型工商业文明的机遇。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迅速改变人类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整个地球村迫切需要建立既能创造社会财富、满足人性需求,又能推动社会进步、保护自然环境、增进人类健康福祉的新型工商业文明。这样的工商业生态是价值共享的而不是零和博弈的,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而不是单纯满足人的物质欲望的,是动态平衡、生生不息的,而不是竭泽而渔、舍本逐末的,也就是华夏先贤主张的“万物相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作为东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拥有5000年绵延不绝、丰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具备独特而又普适的时代价值,完全可以为塑造新型工商业文明、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智慧。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发达国家倡导的循环经济,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这都完全契合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

实现“双碳”目标,是在全球面临大变局大考验背景下,中国展现大国担当,推动世界各国开展大合作的机遇。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蔓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再次敲响警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何去何从,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大考验。在这种大变局大考验下,必须做出正确的历史抉择。实现双碳目标,既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体现了中国积极促进国际大合作,让人类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的大国担当。中国政府作出的减排承诺向世界发出一个明确信号,即气候问题已亟待解决,多边主义框架下的全球合作是解决气候问题的关键。据英国剑桥计量经济学会预测,中国如果如期实现减排承诺,就可将全球升温水平拉低0.25℃左右,这将对解决全球气候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三、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是大势所趋并已具备相应基础

中国提出实现“双碳”目标,既注重现实需求也考虑了长远发展。就国际形势来说,《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必须对此作出积极回应。就国内形势来说,当前我国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繁重,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尚未形成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产业链供应链还处于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关口。实现“双碳”目标,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持续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形成绿色经济新动能和可持续增长极,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益和生态文明程度。从能源安全来说,2020年我国石油、天然气外采比重已经分别达到73%和43%,安全保障面临很大压力。必须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自给率,增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因此,中国提出实现“双碳”目标并不是凭空想象,更不是好高骛远,而是在综合判断国内国外形势、充分考虑国情特征和未来发展目标而作出的综合决策和战略选择。

近年来中国碳减排取得的明显成效,为实现“双碳”目标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从“十一五”时期以来,中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重点行业能效提升,碳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单位GDP能耗降低,碳排放总量增速变缓。通过推进碳市场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温室气体排放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近年来,中国积极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累计下降48.4%,超过对外承诺的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超额完成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扭转了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中国国土绿化工作也取得显著进展,碳汇能力不断提升。据世界银行统计,2010年至2020年中国森林面积年均净增193.7万公顷,居全球首位,分别是澳洲和印度的4.3倍和7.3倍。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是中国政府敢于承诺碳达峰碳中和的底气。

中国已经具备一定的新能源产业优势,同时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目前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强大装备制造能力和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掌握一部分核心技术,具备关键产业链优势。2019年全国水能、风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占世界比重分别达到30.1%、28.4%和30.9%,2008年至2018年年均增速分别为6.5%、102.6%和39.5%,而同期世界平均增速仅为2.5%、46.7%和19.1%。特别是目前中国光伏产业生产能力和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一,并已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新能源成本也在不断下降。2019年全国光伏发电成本相比2010年降低了82%;陆上风电降低了39%,已经形成对煤电的价格竞争优势;海上风电成本也持续下降。强大生产能力和巨大市场规模,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本和技术进入中国,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带来更加坚实的物质支撑。

在社会观念层面已经具备实现“双碳”目标的基本条件。这主要体现在社会公众环境意识的普遍增强。环境意识概念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与环境矛盾不断凸显的背景下提出的。这是人们在科学认知、思想观念、价值体系、伦理观、行为取向等方面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反映。气候变化作为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环境挑战,成为环境意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国开展了多样化的环境意识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价值观念;同时也在全社会积极促进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方向转变。目前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气候意识逐渐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和关注气候变化,并开始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四、综合施策、协同创新、科学规范、如期实现“双碳”目标

实现“双碳”目标既需要进行顶层设计、战略引领,又需要上下联动、多方协作,更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治理体系,开发相应的系统工具,为实现“双碳”目标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市场机制、政策支持、创新环境和社会氛围,使立法行政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市场交易系统、社会环境系统之间高效耦合、形成合力,从而推动全国各地实现共同目标。

科学制定双碳目标实施时间表和路线图,在能源供给、能源消费、人为固碳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实现双碳目标,关键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能源供给侧,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尽可能用非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坚持节能优先的能源发展战略,严格控制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二是在能源消费侧,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力争在居民生活、交通、工业、农业、建筑等绝大多数领域实现非碳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三是在人为固碳方面,通过生态建设、土壤固碳、碳循环利用、碳捕集封存等组合工程来消纳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持续提升碳汇能力。当然,中国依然处在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技术储备不足的问题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再加上国土辽阔、气候条件复杂,东西南北中各个区域之间技术创新运用能力、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禀赋等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实现“双碳”目标,既要进行总体统筹,与国家重大战略相配合,又要分类施策,制定有区别的科学行动方案,正确处理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要通过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强化风险管控,避免过度反应,确保能源稳定供应和安全降碳。

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绿色低碳发展集聚。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涉及到土地、资本、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布局。配合要素市场化改革和更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实现低碳技术的高效研发运用和市场主体的有效激励,以此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碳交易、绿色金融等市场机制在价值发现和资源优化配置中居于重要地位,同时气候变化也对金融稳健安全发展和持续创造价值至关重要。要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随着碳市场的发展完善,应允许更多的中小企业和社会个体参与碳交易,使他们对碳价产生更加直观深刻的感受,从而增强节能减排意识、杜绝高碳行为。

更高效地发挥体制优势,积极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破除制约绿色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从国家层面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把碳达峰碳中和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和政绩考核体系,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提高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与此同时,政府通过投资政策、财税价格、绿色金融等多种激励措施,激发企业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的动力,引导企业加大在燃煤高效发电技术、半导体照明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以及脱碳去碳等技术方面的投入。要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培育一批节能降碳和新能源技术产品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设立国家和省级政府层面的低碳技术研发基金,通过中央、地方和企业的三方资金联动研发攻克核心技术,形成研发集聚效应,力争尽快在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上实现一系列重大突破。要构建碳达峰碳中和人才体系,在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方面建立“赛马”体制,让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等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比如采用“揭榜挂帅”机制,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加大对低碳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协助企业进行相应的成果推广和转化,对率先运用新技术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和鼓励政策。

大力开展舆论宣传工作,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全社会普及和传播相关科学知识,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的观念认识,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大力宣传碳减排工作取得的成效,让社会各界认识到碳减排与经济增长并不矛盾,反而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实实在在的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让“双碳”目标得到全社会认同,使全社会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特别是要在青少年中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宣传教育和科普工作,让一批又一批社会生力军主动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实际行动,成为低碳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

构建实现“双碳”目标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计量体系,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法治保障和政策保障。在我国当前的立法体系中,关于绿色和循环发展的法律法规已经相对比较齐全,但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尚存法律空白。要全面清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与“双碳”目标和国际标准不相适应、不相衔接的内容,填补相应法律法规空白。还要通过制定专项法律法规来进一步明确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规定、工作目标和具体规章制度,规范部门职责及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开展科学的监测统计核算,并形成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和市场交易机制,以此彰显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的法治决心和治理能力。

充分借鉴典型国家有益经验,积极拓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交流合作新空间。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的义务,而是国际大家庭所有成员共同的责任,因此必须建立以共生、互信、协同、参与、分享、多赢为基础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新模式,扎扎实实向前推动气候多边进程。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中国要主动及时把握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科技发展机遇期,在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促进低碳技术进步。同时还要加快建立绿色贸易体系,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碳中和国际市场发展完善,促进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作者刘兴华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成员)

链接:https://xhpfmapi.xinhuaxmt.com/vh512/share/10359585?channel=weixin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