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董楠楠:不知不觉!上海人的日常生活中,竟有那么多“江南文化”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1-10-18  浏览:

同济大学副教授董楠楠长期聚焦生态景观、公园、水资源领域。上海青浦的章堰社区中心·党群服务站进行更新时,活用了江南园林的理念,他也为其中的绿化种植设计提出了建议。

如何理解江南文化与上海城市更新之间的关系呢?听听董楠楠的看法。

记者: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日常城市空间中哪些还留有江南文化的印迹?

董楠楠:一提上海,许多人第一反应是国际化,好像江南文化的感受没那么直接,其实是因为各种元素被杂糅在一起,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融入现代生活,潜移默化,不知不觉。

上海的公园很注重特色植物的主题园,如玉兰园、梅园、海棠园等。

春季,桃花、海棠开放,人们踏青郊游。夏日,荷塘映月,人们喜欢去公园赏荷。秋天,桂花飘香。冬日赏梅,不少公园每年都举办赏梅活动。还有一些老小区,种着枇杷、乌桕。

这种遵守天时、观赏本土植物的习俗,也是江南文化的一个侧面,已经融入日常生活中。

我希望未来,在公园的建设、绿化的更新中,更加注重选择本土植物。它们和江南的气候、地理、文化有莫大关系。江南的植物是江南文人灵感的来源,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进一步挖掘和传播。

再进一步衍生出来的是江南独特的时令作物和瓜果蔬菜。江南人的生活被植物地图高度锁定。

比如我们知道,5月底吃太湖东山的枇杷,7月初吃阳山的水蜜桃,夏天吃西瓜、黄桃、葡萄等。秋天,水稻熟了。江南美食讲究时令,自然地理的农桑文化最后化为美食文化。

青浦人说,春天吃“春三头”:马兰头、枸杞头、香椿头。江南的可食用植物,有一类俗称“水八仙”,如茭白、莲藕、水芹、芡实(鸡头米)、慈姑、荸荠、莼菜、菱角等,它们都是水生植物,在日常餐桌上占据一席之地,充满水乡特征。

即便上海的饮食已经非常国际化、现代化,但这些本土作物并没有消失,本地物种被加入各种茶饮和时尚甜品中,成为年轻人喜爱的都市流行文化。

记者:水文地理对江南建筑与空间的影响十分显著。

董楠楠:江南水乡地区,水是特别的文化符号。我们看到的江南田园景象,总是水网密布。圩田,就是人与水相处的方式,是江南人在水网中如何生产、生活的智慧。

水除了支持农业生产,还有交通和交流功能。江南水网连接的不只是物流,还有人的交流。

比如星罗棋布的江南古镇,其发达和密集程度超出想象,它们就是在几百年前依水网而建,加上近代工商业文化和传统耕读文化的综合影响,最后变得杂糅,也是上世纪小说家、外交家、科学家等英才辈出之地。

可以说,水、田、村、镇,形成了江南自己的发展模式。今天,长三角一体化在快速发展中,花了大量精力治水。

怎么解决洪涝风险,怎么让水质变得更清、承载生物多样性,怎么发挥水的生态涵养功能等,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议题。

湿地、河道、湖泊等,水网依然是围绕城市、服务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这些何尝不是江南水网在当代的重要角色。

记者:但是到了今天,陆路大量替代了水路。公路文化、汽车文明发展背景下,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大尺度、大空间的现代建筑。从这个意义上说,江南园林在上海的都市空间,还有哪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董楠楠:松江、青浦、嘉定一带,历史上的老城里还保留了一些传统园林的遗存,如古猗园、秋霞圃等,是典型江南园林文化的一部分。

开埠以后,上海受到西方公园和花园的影响,造园风格变得更加杂糅。近代的不少沪上私人花园,如哈同花园、张园等,同时受到中西文化的影响。江南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这座城市共同呈现出有趣的交融,从而形成了海派文化。

至今,上海市民心中仍然有传统江南园林的影子。比如,居民阳台上的盆景、露台上的小亭子,都是某种脱不开的“江南情结”。

而商业空间和社交空间里,越是崇尚“文艺”“优雅”的环境,越是偏爱传统江南风格。

20年前的中高端设计项目中,往往看到罗马柱头和西方城市建筑符号。但近年的中高端设计项目,往往采取传统的院落模式,观赏着假山叠石,吃着江南茶点,品尝着当地土菜美食。

如今,这种脱离工业化的、资源稀缺的手工农耕文化,反倒在大都市里呈现出更高的价值。而年轻人也会运用互联网,把江南元素做成展品、消费品、流量爆款。

所以,江南文化依然融入我们的骨血里,体现在公共空间、家庭空间、个人文化空间等不同层面。它只是变得碎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杂糅在一块儿了。

记者:如今,越来越多的滨水空间重新成为市民休憩、锻炼的场所。

董楠楠:如果不是在水网密布的江南,又怎么可能呢?

江南文化,是上海城市变迁、空间更新中的重要组成。越是高度现代化,我们越需要重新认识江南文化,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路。

城市更新,同时也是寻求身份认同、凝聚文化自信的过程。

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415239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