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王国伟:一米是生死距离,万物共生的距离又如何约定?

来源:文学报   时间:2020-03-17  浏览: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2020开年的节奏。本该十分快乐和祥和的春节,演变成一场全体国人被摁在家里面壁的现实。病毒侵入人体和横扫全球的速度,超乎人们的想象。

30多年前,我的朋友、野生动物保护者奚志农夫妇经常给我们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的理念,我们都不以为然。30多年的持之以恒,他交出的成绩单是,藏铃羊终于进入了人们保护的视野和保护名录,滇金丝猴生存的家园得到了切实的保护。这种英雄主义般的贡献值得称颂,但离我们应该具有的整体性保护理念和意识的建立,距离依然很远。

2019年《人民日报》短视频介绍奚志农的拍摄

高歌猛进数十年的全球化和互联网,追求的就是高速流动性。物质和非物质,需要在流动中产生价值和创造价值。流动中最本质的流动是人的流动,包括身体性流动和身体衍生出来信息和产品的流动。每一次流动,就是不断改变和创造新的距离。距离才构成价值,也是这个时代的核心特征。

此次疫情横扫大地,病毒对人体的侵入伤害,跟距离紧密相关。因此,阻止疫情蔓延最有效、也是最原始的方式,让流动停止。以唾液和飞沫为主要传播方式的病毒,科学家和医务界给出共同的禁令:请保持距离!并定义为:一米的传播距离,就是生死距离。阻断病毒传播通道,首先需要切断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交流。数万医务人员在抢救一线,与死神抢速度,就是在这个距离内外展现了他们超然的态度。不断冲进这生死距离,是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而距离的突破,却会使自已陷入险境。所以,值得我们永久记住并尊敬的是,他们比谁都清楚这个距离关乎生死,但他们依然前赴后继冲进去,这是对生命意志的尊重,是救死扶伤理念的信仰!要知道,“他们中许多就是90后,脱掉白大褂就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他们还在青春年少时。同时,另一个更大的壮举是,全体国人把自己摁在家里数十天,切断与社会外界的联系,这种距离的自我切断和推远,犹如一场对生命致敬的神圣仪式。

英国文化研究学者霍尔(Edward.T.hall)在《隐匿的尺度》里,经过测试和研究,给出了人际接触距离理论及空间的尺度对应:在一个空间内,人与人接触距离在0.45米-1.3米之间,基本属于亲密性交流关系,基本可以判断不是亲人就是恋人;如果在1.3米-3.75米之间,就属于社交和友谊性交流;如果3.75米以上,就是公共活动了。人类最本质的、最亲近的身体交流,就在1米之内。但病毒让我们遭遇了史上最残酷的情人节。2月14日,原本属于玫瑰花季浪漫之时的情人节,耳边却响起:“要爱还是要命?!”的惊呼。有情人似乎背上都被猛击一掌:请保持距离!惊吓中,距离被冰峰般冻结。口罩、手套、护目镜,都成为距离间隔的标志。让有情人身体性交流冻结,无异于让爱暂时窒息。但是,我们都知道,忍忍吧!命比天大,暂时的距离冻结是为了永久的贴近。

《婚姻故事》制作方特意分享了疫情下熟人之间的距离建议

受疫情冲击,这次受伤严重的无疑是实体商业和文化空间。咖啡馆、酒吧、书店、剧场、影院、美术馆、游乐园、饭店等,哪一个不是为拉近人的距离作为空间经营的初衷。早春万物萌生的季节,并没给这些行业带来春天的问候。因为,见面聚合是这些空间的基本方式,合适的距离建构,是这些空间规划建设的水准体现,也是空间价值实现的基础。网上奔累了,人们都需要线下面对面交流,而这些属于身体衍生出来的情感性会面交流,追求的就是近距离和贴近性,满足于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可感。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产生的书店、咖啡馆、美术馆、剧场等实体空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亲近性会面场所,做的都是人气。书店里没几个是来买书的,美术馆看艺术是连带看人的。因此,这里通过距离设计带来的是不期而遇,适度暧昧的交流气氛;空间边界模糊于有形与无形之中,是这些场所的重要特征。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制度化、标准化、格式化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人类特意创造出这种空间,显然是给社会创造温柔的气氛调节,是给身体提供情绪释放的地方,否则人就真成了机器和工具了。但这一切都跟距离有关。

空间是被建构出来的,是安放身体的地方,空间建构的实质是距离设计,距离决定空间质量。人的身体是个情绪和行为发生器,身体背后还会有心理建构。空间除了现实性体感之外,更多是体现并激发人的潜意识。大自然中的生物一般都是在空间运动中缓解紧张和不安。这个具体而抽象的空间,就表现为可被测量的距离和尺度。因此,人们通过观察和交往,需要辨识度和可亲近性来完成空间的有效性建构。从霍尔的尺度到绝大部分规划理论,都把人的身体性辨识度作为空间建构的重要规则。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认为,广场空间建构的尺度应该与周边建筑制高点成1:1的比例,因为这个距离,坐在对面的人才能有表情、身体语言的交流。而广场尺度直径大于600米时,辨识度非常弱,人就被虚化了,失去了交流性的空间是没有意义的。有效距离建构的空间,其实是一个由人群共同建构的气场,交流、愉悦,安静、喧哗,都是在距离中形成。并分别满足必要性、自发性、社会性活动动机——而基础是产生集体认同和普遍心理感知。

人类活动都是有目标的活动。好奇心、捕获信息,人看人的情绪生产和意象生成链条,就形成了观察行为过程,有限度的观看和适度的规避,使得距离与空间需要边界,需要遮蔽物。就形成了一个个有距离建制的空间结构。但人类聚集与交流,都表现为主观的积极性,往往充满着交往的冲突,就需要经历适当分离后再相逢的聚散体验。这个过程也是距离的变化,从身体可感的物理距离,到超越身体性物质性的心理距离,完成这个过程需要通过身体移动,身体移动使得距离变化,造成空间的转换,所以现代人乐此不疲的满世界旅行。距离变化,超出心理承受的尺度,就会感觉离群寡居,转化为孤独的心理变异。因此,艺术意义上的孤独感,均来自这种距离失当后的聚散两依依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往往成为艺术表达的合适出口;现代医学可能把这些超越一定程度的反常现象,看成是一种心理疾病,比如广场恐惧症、自闭症、抑郁症等。人际关系的距离失当,是由于生理和心理距离失当造成的,人的交流断裂,带来安全感的缺失,焦虑就成为时代病症。

既然涉及到身体到心理的分离阐释,最基础的阐释应该基于自然的客观存在,永恒的自然界中“距离属于客观王国”,比如人和动物、人和其他生物等,距离是由自然法则建构的。这种自然王国的距离,是依据各种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所决定,比如人类生存最本质的资源就是阳光、水源和空气。因此,每一种阐释背后都牵涉距离和尺度,具体转换为可表达的生存伦理和规则。由于人的生理感官的局限,总有我们看不到的另一面,受限的感官往往造成人本位的片面性,进一步被放大,其后果是人的控制欲和占有欲被不断加强,资本与技术的加持,进一步限制了我们的良心发现和宽容。由距离建构的时空原本是一个自然约定,但在人类一次次对自然的“利用”过程中,狭隘的利益判断,导致规则被一次次武断改写。不可逆的自然法则,以及自然构成的生物秩序,决定着自然万物共生共存的命运。一旦失去对自然法则的遵从,丢失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无度的欲望一定导向一条死路。此次病毒就是一次严酷的警告,不要去挑战万物共生的距离约定。

疫情总会过去,生死一米距离的间隔也是暂时的,但万物共生共存的法则和距离是永恒的。自然世界以丰富和多样性构成,就像宇宙间总是光明和黑暗相对的存在,显现的和隐秘的,都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2020开局真的残酷无情,已经无法重启。时刻保持对自然的敬畏,未来我们还有重启的机会。

(王国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M0MDUzMQ==&mid=2652704811&idx=1&sn=c18da9db84e3c39fc0af47692b2800ee&chksm=844c0377b33b8a616592fb946c3822afe3db15c94e923910083e759a139ee03bffeaa547c9c9&mpshare=1&scene=1&srcid=0316FCdEVBO4t5XbcKA1PTsQ&sharer_sharetime=1584408144667&sharer_shareid=fba019008add7e27dd87bf3b4a10ca0b&key=fd81d0175d420d2616574dd5f049073b9c592fef2377ea9c01ba49647280d62b3d45bf3691d36a55be6287289bd97b4c2d63c5049f91ab59e6bdd6283e5b76956fecbd1c670c27696b7e51aa56bd978d&ascene=1&uin=MzQzMjIwMzE4MQ%3D%3D&devicetype=Windows+10&version=62080079&lang=zh_CN&exportkey=Ay6pYMAmifnHalSLCuRLDUI%3D&pass_ticket=hXZFFOTqylU4PN%2Fj4ZVGxuEba0kG1h9kQnZsgJmlXckKyqSGmZetHN9qesX5len1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