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澎湃新闻APP】澎湃发布国内首部公共媒体视角城市更新专著《城市何以更新》

来源:澎湃新闻APP   时间:2024-12-10  浏览:

7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9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位普利兹克奖得主,1位联合国和平大使,共著城市何以更新。

12月10日,文化即城市-2024澎湃城市更新大会在上海张园举行。由澎湃新闻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出版的国内首部公共媒体视角城市更新专著——《城市何以更新》于大会现场举行新书发布,澎湃新闻总裁、总编辑刘永钢与同济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吴为民共同为新书揭幕。

3C99C

“广义的城市更新,本是城市演进中渐进式的新陈代谢;而狭义的城市更新,则指在城市的特殊发展阶段,适应于国情、地情的快进式改良提质。”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为新书撰写序言,他指出,城市更新的认知水平和运维能力如何提升,关系着城市的演进方向和未来命运。

自“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城市行动以来,澎湃新闻以其强大的媒体影响力,创办城市更新IP,举办年度大会、论坛、汇展,开设城市更新专题,进行长期持续的采访报道,并以年度榜单形式发布、推介和传播城市更新优秀案例。此次推出的城市更新专著,开公共媒体以发现者、记录者、传播者身份推动城市更新之先河。

该书分为“箴言-凝聚城市的智识”、“简史-城市在更新就在”、“讲坛-守门人与领路者”、“课题-不能忘却的当代”、“人物-以创见筑入城市”、“示范-相信榜样的力量”、“实录-城市更新文化月”七大章节,涵盖澎湃城市更新专家顾问亲自执笔的观点、文章,包罗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全球城市更新案例,收录澎湃新闻采编团队对院士、大师们的深度采访。

箴言

城市是人类最深刻的集体工程。

从国家高层到社会各界,新一轮的城市更新已成为万众瞩目的发展大计,涉及经济社会的环境、人口、资源、科技、人文等方面。

基于此,致力于以媒体力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澎湃新闻,于2022年成立澎湃城市更新专家顾问团。

迄今,已有32位行业领袖受邀担任澎湃城市更新专家顾问,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常青,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程泰宁、江欢成、王建国、孟建民,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Otthein Herzog,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唐玉恩、汪孝安、赵元超、孙一民、钱方、桂学文、王凯、韩冬青、张杰,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苏童,国际钢琴大师、联合国和平大使郎朗,普利兹克奖得主汤姆·梅恩﹙Thom Mayne)等。

“箴言-凝聚城市的共识”章节,集纳了其中7位院士、9位大师等专家关于城市更新的独家见解,为城市更新建言献策。凝聚城市的力量,以期勠力同“新”、众志成“城”。

简史

城市自诞生之日,就处于更新之中。

作为文明时代到来的标志之一,城市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城市自诞生之日,就处于更新之中。

城市更新概念的正式提出,则要等到工业革命之后。当大多数人可以离开土地在城市生活,规模化的城市更新便接踵而至。

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都同时经历着城镇化。社会生产力的变革,使得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城市问题。从全球城镇化先发典型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当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社会矛盾和问题会集中在城市凸显,这一时期,制定实施相应的政策举措和行动计划,着力解决环境污染、公共卫生、住房建设、功能优化等城市内部的结构化问题是当务之急。

“简史-城市在更新就在”章节梳理了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针对城市问题的一系列举措,揭示城市发展的规律。

城市更新概念在历史发展中衍生出诸多术语,城市更新(Urban Regeneration)、城市复兴(Urban Renaissance)、城市振兴(Urban Revitalization)、城市再开发(Urban Redevelopment)、城市重建(Urban Renewal)等。不同术语标志在特定时代、社会背景下城市更新的不同侧重和目标,城市更新的内涵也从单一走向综合、多元。

讲坛

守住历史、文化、生态底线,引领更高层次的城市发展。

“讲坛-守门人与领路者”章节记录了澎湃城市更新大会(2021年-2023年)的多场主旨演讲。他们是城市底线的守护者,也是城市未来的引领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在《从“自然中的城市”到“城市中的自然”——人地共生的城市设计》演讲中指出,象天法地、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城市发展“因天材,就地利”的规划思想今天并没有过时,必须倡导绿色城市设计“生态优先”和“公园城市”的建设理念。

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在《城市更新与历史建成环境再生》和《再生:城市更新的适应性途径》演讲中指出,更新不仅是外在的变旧为新(renewal),也需是内在的活化为新,不是大拆大建为新,而是留改拆添为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孟建民在《城市更新语境下的医院改扩建》演讲中指出,城市更新已经出现了五大趋势,即从过去的单一到复合、从均质到多元、从分散到集成、从割裂到共享、从封闭到开放。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在《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演讲中指出,大规模建设的态势已经过去,今天更关注高质量发展,这个过程中,文化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在《城市更新:新时期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演讲中指出,新时期的城市更新首先还是服务人民、提高发展质量,要适应城市发展新的需要、建立全新流程的工作体系,要保障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建立良好的资金渠道。

课题

城市是各个历史阶段建筑的合集,每个阶段的建筑都是城市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保护建筑的认定工作应该是动态持续的。

城市更新背景下,对现当代建筑的保护,在政策法规与认定标准方面存在滞后性。“课题-不能忘却的当代”章节聚焦现当代建筑保护的课题,由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曹嘉明执笔。曹嘉明深入现当代优秀建筑的价值,追溯上海的城市发展历程,细数上海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贡献,探讨了现当代优秀建筑的特殊性及评价体系,最终提出进行保护性更新的设计引导。

人物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

自“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来,澎湃新闻以媒体力量同频国家战略,在线上设立了“城市更新在行动”、“城市更新实录”等专题栏目以及“城市更新会客厅”系列视频节目。“人物-以创见筑入城市”收录了澎湃新闻采编团队的深度人物专访,这些被采访者,他们对更新的认知能力和运维水平,影响着城市演进的方向。

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魏敦山院士,第三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程泰宁院士,东方明珠设计者江欢成院士,“天际线的攀登者”汪大绥大师,主持和平饭店修缮改造的唐玉恩大师,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世博文化中心(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的缔造者汪孝安大师,以及张俊杰副理事长、同济大学伍江教授、华东院总经理牛斌、中建西南院总经理吴鸣、静安置业集团董事长时筠仑,在采访中分享了各自的城市更新理念与实践。通过与城市“筑”造者的对话,探索更新语境下的高质量发展,通往每个人心中的理想之城。

示范

城市更新工作是没有边界的,也很难第一时间看到效果。

自2021年起,澎湃新闻将城市更新的探索、实践以“澎湃城市更新年度榜单”的形式向社会发布。同时,还将征集的视野扩展到全球范围,旨在发掘并传扬那些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城市更新案例。

“示范-相信榜样的力量”章节,对2021年-2023年澎湃城市更新年度大奖进行深度报道与展示,为各地城市更新工作提供经验。

2021年度特别案例·城市更新公共服务样本——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推荐。常青指出,该项目城市设计提出了“以工业文脉记忆传承为核心,建设生活化、生态性和智慧型的滨水空间”的目标,制定了“三带贯通、三道交织”的贯通计划,并打造了9段各具特色的多层次公共空间。

2022年度特别案例·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榜样——南京小西湖街区保护与再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推荐。王建国指出,小西湖街区保护与再生工作秉持以人为本、以历史文化保护为先的原则,遵循“小尺度、渐进式、管得住、用得活”的理念,通过调查研究、规划编制、政策探新、遗产保护修缮、市政管网和街巷环境改造、参与性设计建设等一系列探索,逐步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持续推进的保护再生路径。

2022年度特别案例·城市更新公共服务榜样——黄浦区社区生活圈规划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晓江推荐。李晓江指出,作为连接政府与社会、规划与实施的关键桥梁,社区规划师团队一方面依托单元规划,从宏观层面统筹区域发展和法定设施建设,保障民生底线;另一方面,以社区生活圈行动为切入点,深入社区,伴随式帮助规划落实和品质提升。

2023年度特别案例·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榜样——景德镇陶溪川文创产业园保护更新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推荐。崔愷指出,从2012年起,清华城市更新联合团队深入景德镇进行了大量实地探勘和调研工作,形成了三个基本判断:一是关注到挣扎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景漂”群体;二是提出“为生产者服务”的大胆构想;三是延续和创造景德镇当代的“大众文化”。

2023年度特别案例·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榜样——上海张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推荐。郑时龄指出,作为上海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形式最丰富的石库门历史建筑群,项目以“保护为先、文化为魂、以人为本”的理念,修旧如旧,保留建筑原始风貌,同时融入现代创新,打造出集食、游、购、娱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文商旅综合体。

2023年度特别案例·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榜样——雷士德工学院旧址修缮焕新由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汪孝安共同推荐。两位专家指出,该项目的修缮保护设计严格遵照真实性和最小干预原则,通过充分的历史研究和现场调研,并通过多次试样比选等方式,最终确定了针对各个保护要素的修缮技术措施。

实录

泱泱澎湃,念念其新。

作为永不落幕的城市更新聚场,澎湃城市更新IP已形成“线上+线下”的城市更新矩阵。在线上各种形式的报道之外,澎湃新闻于线下举办了全国首个“城市更新文化月”、首个全球院所参与的“城市更新主题展”以及多场“城市更新主题论坛”。

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可赏、可游、可触、可持续的方式叙说城市更新,澎湃新闻于2023年举办首个城市更新文化月,并以图文纪实的方式呈现于“实录-城市更新文化月”章节。

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曾经指出,城市更新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随着记录“共生·共享·共为-2023澎湃城市更新文化月”的新书发布,“文化即城市-2024澎湃城市更新文化月”已然拉开帷幕。正如更新与城市同在,澎湃新闻打造的城市更新聚场,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

澎湃新闻记者 鲁怡

链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93723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