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风采录-同济大学新闻网 -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上海教育】同济大学杨晶晶:挑战难题、引领朋辈,用大爱科研守护老人的美好记忆 | 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风采录

来源:上海教育   时间:2023-07-06  浏览:

杨晶晶是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她曾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金奖、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金奖等诸多荣誉,此次当选2022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又为她的学生生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她未陶醉于一路的鲜花与掌声,正努力做一名语言创新理论的思想倡导者、聚焦时代问题的学术开拓者、服务老龄社会的积极践行者。让自己的研究成果真正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助力,是她不懈的追求。

为老年群体守护美好记忆

——“爷爷奶奶,请问您知道今年是哪一年?”

——“1984年”“1987年”……

5年前,一次在社区与老年人的对话,刺痛了杨晶晶的心。

阿尔茨海默症被称为“温柔的绝症”,它会“偷走”老人的美好回忆,更会把一些老人困在过去。阿尔茨海默症的传统诊断方式采用生物标记物,成本非常高且不利于普及。从那时起,杨晶晶就有了一个心愿:我希望发挥专业所长,通过语言学研究寻找到语言标记物,甚至是可用于治疗的语言数字药。

过去5年,她长期驻扎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和高龄人群聚集的社区,收集大量数据,利用前沿技术,寻找反映认知退化的语言标志物。

“语言作为有意义的符号,体现着认知逻辑,背后是认知能力的支撑。”一个简单的测评方式就是,通过让老年人在一分钟内说出水果名称,考察他们深层次的语义网络。杨晶晶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所从事的基于机器学习的老年人认知障碍语言标志物研究,属于国际前沿课题。

与老年人面对面聊天,进行你画我猜、绕口令、识图竞赛等互动游戏,听一些经典老歌……她以语言为媒介对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进行综合刺激,以激发老年人的“自传体记忆”。她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老年语言认知干预技术,参与研发改善认知健康的语言数字药,首创人生历程回顾多模态训练法,多维激活长者认知域,使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大幅度提升,受到老龄科学、中国养老服务行业专家们的认可。

她说:“做研究不是闷在书斋里,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能让大批老年人直接受益,也让我有了强烈的社会参与感与成就感,成为我科研路上不断攀登的动力。”一路走来,她的朋友圈多了许多60岁以上的老朋友,在他们心中,杨晶晶就像一朵美丽的“解语花”,善解人意,很贴心。

应对挑战锤炼过硬本领

面对交叉学科研究带来的种种挑战,杨晶晶并未退缩。她说,“只要别人能学会,我相信自己也一定能,只不过是付出时间和精力的问题。”她在网站上查找相关课程,在图书馆里“啃”专著,从0开始一步步学习进步。今天,她已经能够从容应对这些曾经的难题。

在日常的文献阅读中,她总是以课题为基础,会有意识地去想作者的研究思路;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会按照论文的框架拆分,比如进行多模态数据分析,会把相关文章的内容统列出来。“我喜欢目标导向的学习,有针对性的学习会提升效率。”杨晶晶说,这种学习方式帮助她成功发表了9篇高质量论文,参与了3部著作的编写、编译。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引领朋辈共同成长

“学校的原创舞台剧《同舟共济》深深影响了我,‘济世情怀’始终流淌在同济人的血液中。”多年来,杨晶晶一直扎根上海高龄社区、养老院、老年日托中心等地开展社会调研和志愿服务,构建了“科普·筛查·干预”全周期服务链。

杨晶晶发现,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动员广大青年共同服务人口老龄化才是关键。得知学院创立了为老人进行认知评估筛查与认知症科普的“拾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杨晶晶积极参与其中,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拾忆”老龄公益服务社团(“拾忆”积极老龄化与认知健康志愿服务平台)。

在社区为老人进行认知评估筛查与认知症科普、与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开展体脑激活项目、承接杨浦区四平路街道的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在她的带领下,“拾忆”老龄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了数百场为老志愿服务活动,面向数千名学生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惠及数万名社区老人,助力上海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她引领朋辈共同追求卓越,服务老龄“大民生”。

她还在学校举办“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知识竞赛”,以身示范,带动身边同学共同关注老龄化问题、投身志愿服务。她积极组织众多语言学、医学、城市治理、人工智能等专业同学,一起角逐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获佳绩。

倾情服务老龄认知健康

如何延缓老人们的认知衰退?“我想带着老人学习一些新的东西,让老人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通过查阅大量国际文献,杨晶晶所在团队发现,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帮助其减缓认知衰退。她们现在也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其适用性作进一步的验证。

当语言符号使用能力下降时,老人通常会通过手势、面部表情等其他模态来帮助意义的传递。“对肢体语言的疏忽,可能会让我们觉得老人的话晦涩难懂。”她呼吁年轻人放下手机,全身心地陪伴老人,就会发现和老人的相处也别有乐趣。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到认知健康的重要性,她带领团队查阅世界主要老龄化国家的万余份前沿资料,参与编译老年语言认知健康科普读物,设计创意科普宣传品,打造多维科普产品包。作为核心成员,她还参与建设国内首个老年人话语多模态语料库,研制中国的老年人语言能力评估量表,破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中的实际难题。

创新语言理论,求解时代之问,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是杨晶晶“科研秘籍”的最高境界,也是她对“经世致用、服务人民”最好的回答。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cPILgvClZBLhMquUlK6jw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