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努力构筑全新服务理念提高学生就业率

来源:   时间:2004-01-29  浏览:

我校积极应对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挑战,努力构筑全新服务理念,提高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学校以开展职业辅导和开拓就业市场为重心,从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增加就业渠道两方面来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
2003年,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人数大幅度增加、上半年非典疫情影响等情况,经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截止2003年12月15日,同济2003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9.93%,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6.24%,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4.46%。
2004年学校共有毕业生8741人,其中博士毕业生552人、硕士毕业生1739人、本科毕业生5549人、专科毕业生901人。其中由于2000年并校,使本科毕业生人数达到历年最高。
针对2004年就业工作新形势,2003年11月19日,学校召开学生就业工作专题会议,校党委书记周家伦到会讲话,对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明确学生就业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既是有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也是全体教师的任务;要加强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唱响"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主旋律,鼓励和引导学生到中小企业工作,鼓励自主创业等灵活就业形式。他希望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继续开展对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调查研究,切实帮助学生维护自身权益。
在2003年就业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为2004年就业工作的顺利展开,学校将推出一系列新举措:
一、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就业指导不能仅满足于求职技巧、信息发布、政策宣讲这个层面上,而应对职业辅导和生涯设计进行深入学习,结合实际工作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到较高层次的成果,并逐渐形成一支较为稳定的专业化队伍。学校已将原"同济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同济大学研究生就业办公室"合并,成立"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统筹开展全校涉及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的指导、服务与管理工作。机构从"以服务对象划分"转为"以服务职能划分",体现同济的学生就业工作正逐步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变。学校将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继续加强与其他高校及境外高校的交流,将就业工作教师派到国内和境外交流学习,并邀请国内和境外就业工作专家来校讲学,加大对就业从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开拓视野,增强就业服务意识,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学校将邀请部分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校参加学生就业工作校企论坛,与更多的企业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促进校企在各个层面上的合作,在为大家提供交流和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获得更多的信息和帮助。 学校主动与用人单位加强联系,已向近4500家用人单位发放2004届学校毕业生的生源情况表和需求信息表,并建立长期的多层面的合作,努力开拓就业渠道。同时学校建立系统化、规范化招聘流程,提供多样、细化的服务,满足用人单位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的招聘要求。
三、学校将继续就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就业价值观、就业指导的效果、就业薪资、职位等进行调查分析,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并对就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2003年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向各学院发放7000多份调查问卷,对进入大四的毕业生进行就业意向调研。此次调研共收到全校17个学院6792份问卷结果,其中6436份为有效问卷。
此外,2003年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面还向与单位签订协议的毕业生发放问卷,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共收到3742份完成的问卷,其中3701份为有效问卷。
基于这些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进行了系统归纳分析,为下一阶段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供了依据。
四、加强就业网建设,增加就业信息交流。据调研统计,70%的毕业生在求职期间通过该网站查询相关资料。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校将整合就业资源,服务目标群体扩展至研究生,提高网站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发挥学院的力量,进一步推广网站的使用。通过院一级的就业工作人员的使用和宣传,使更多毕业生了解就业方面的讯息。
目前,学校正进行学生就业信息系统改版,以满足本专科生与研究生就业工作合并后就业信息管理的需要。此次改版将使技术改进和业务更新两方面互相促进,拓展应用系统范围和信息容量。增加学生相关扩展信息,便于企业求才和学生自我推荐。提升交互功能,加强交流互动栏目,增设双向视频在线交流。增加问卷调查栏目,提高毕业生调研的效率,加强信息搜索功能,方便学生和用人单位搜索。提高数据关联度,加强信息传递,提供文件下载,增强与学校其他数据管理部门的数据交换,增强异构数据转换功能。
五、学校将成立 "同济大学学生职业与发展协会"这一学生社团。该社团将在"中心"指导下,与校内外的相关单位和部门协作,针对在校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方面的讲座和培训,使同学们获得更多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将与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进行合作,引入先进的培训理念,加强对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培训。
除学校层面积极行动外,各学院也未雨绸缪,采取具体措施,提高学生就业率。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成立学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学院领导亲自抓就业,同时邀请长期从事就业工作的教师,与新任班主任共同研讨,使班主任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就业流程、就业政策指导,还能提供就业心理、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土木工程学院面对用人单位更欢迎有经验的工程人员的压力,学院全员动员,利用各种渠道,为毕业生广开门路;同时组织各班辅导员摸清每个学生的就业意向等情况;文法学院成立就业工作小组,形成院、系、学工办、导师和班主任为一体的就业体系;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就业工作做到"五个一":展开一次学生就业意向调研;建立一份按不同专业划分的毕业生就业档案;建立一个毕业生就业网站;建立一支联系人队伍;建立一个毕业班班主任例会制度。
(稿件来源: 新闻中心 ) (2004-01-29)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