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阮仪三教授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

来源:   时间:2004-01-02  浏览:
(2004-01-02)

在迎接2004新年之际,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阮仪三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的采访,就文物建筑保护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摘文如下)
    新世纪论坛:文物建筑 谁撑起脆弱的保护伞
    ---访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
    文物建筑,是与我们距离最近的历史记存。与其它保护在玻璃柜和博物馆里的文物不同,文物建筑规模庞大,我们伸手可触。在滚滚向前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发展和保护的矛盾时,往往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一些重要的文物建筑拆留决策和保护措施应由谁说了算?不同的决策思路和方案,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在文物建筑保护上,究竟碰到了哪些问题?
    为此,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原建筑系教授陈志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
    专家参与使保护落到实处
    记者: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文物建筑,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保护文物建筑,非常需要专家参与。
    阮仪三:是的。周庄等江南古镇现在非常出名,但在上一世纪80年代初,江浙一带村村办工厂,加工类污染企业迅速向农村扩散,拆古镇建新镇成为时髦。那时,像周庄那样的古镇有几十个,可是很快在发展大潮中消失了,盲目发展、无序开发成了大问题。一些开发者不太理解古镇保护和科学规划的重要性。如果不是专家的及时介入,向政府部门提出保护措施和规划,现在留存的获得世界教科文组织杰出保护奖的6个古镇,很可能就不存在了。
    记者:在如何保护古建筑文物上,这些年来争论不断。到底是完全保护,还是在保护中改造,着眼于开发利用?
    阮仪三:所谓"改造"一词是错误的。"原真性"是保护文物建筑的重要原则之一,因"原真"所体现的历史空间,是无法替代和再生的。
    陈志华:有句话,叫"建筑是石头的历史书"。文物建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包含的历史信息上,这是文物建筑最重要的特点。但是,很多人对此不理解。各地文物建筑管理机构,像文物局、文化局、博物馆等机构当中,真正懂保护的人为数甚少。
    需要有培养专家的学校
    记者:你们的意思是,现在有些所谓的专家其实并不真正懂得文物古建筑的保护?
    陈志华:应该说,我们极度匮乏真正的专家。在文物建筑保护领域,我们缺少专家培养制度。像清华大学,20年前办过一个文物建筑保护培训班,但仅一年就办不下去,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育局不批,不发文凭;二是在实际工作中,没人重视,谁都可以对古建筑保护指手画脚。我们虽然号称文物大国,但至今没有一个专家培养制度,甚至未形成文物保护学界。在国外,光是意大利,我就去过五六个培养文物保护专家专业系的学校。
     阮仪三:现在,全国只有同济新设了古建筑保护专业,我在带城市遗产保护发展的研究生。这方面的专家不仅很缺,并且知识结构也不全面。
    记者:那么,我们现在搞文物建筑保护的是些什么人,在保护中会产生哪些缺失?
    阮仪三:相当一部分人不懂行,造了一条仿古老街,就以为保护了文物。这是完全错误的。一些不懂行的人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将产生效益作为惟一目的。而真正的保护是要付出代价的,如修复等费用。修旧比建新还贵,一些人就不愿意保护了。因为整修一新,既快又能出政绩。
    陈志华:现在,很多从事文物建筑规划的专家,其实是建筑师。他们与真正的文物保护专家不同,出现的一些问题让我忧虑。建筑师们以创造、求新、宏伟等建筑为追求目标,将这样的理念用在古旧文物建筑上,很可能导致过度修缮、破坏原貌、无序开发等后果。他们未经过专业培训,原有的思维定势对文物建筑保护不利。在如何看待文物建筑价值等观念上,与文物建筑保护原则有较大出入。
    专家缺失带来忧患
    记者:专家的缺失,已给文物保护带来不少忧患。 陈志华:是的。文物建筑保护中,头一条就是要"原真性"。围绕原真性形成很多原则,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此还出了一个"古建筑保护道德守则",敦促大家保留历史文物建筑原貌。一些地方粗暴地把文物建筑拆除,这还只是浅层次的破坏。更多地方借开发旅游的名义,将古文物建筑修得焕然一新,完全失去历史旧貌,真文物变成假古董,这才是根本性的破坏、最广泛的破坏。
    阮仪三:可以这么说,20世纪80年代,我在与无知斗争。而现在,我在与利益斗争。在利益驱使下的破坏,让人忧虑。
    记者:真正的专家,应该脱离保护中的功利性。
    陈志华:对。缺少这样的专家,就不能向政府部门灌输真正的保护理念。现在很多地方,不说保护说开发,这样怎么能保护文物呢?保护文物建筑,必须摆脱纯艺术性和纯功利性两个方面,在保护"原真"和"修旧如旧"上下功夫,否则不可能将保护工作做好。
    记者:那么,应采取哪些措施改变这一现状?
    陈志华:最重要的是建立起正确的文物建筑保护理念,并将这一正确理念灌输给大家,纠正原有的一些不正确思维。保护工作在某些阶段,会和经济利益发生冲突。但是,从长远看,它带来的财富是属于人类、属于历史的。如何摆正经济和保护的关系?需要呼吁,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和思考。
    再是要设立专业人才培养制度。专家不足,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稿件来源 《华东新闻》 2004年01月01日 第三版)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