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一个老头的江南--记阮仪三教授

来源:   时间:2003-12-11  浏览:
中国不能没有江南。江南是一个民族至柔最美的梦。
那么我们做个假如。假如,中国没有这个老头,今日江南会逊色。信耶不信?!
本来只是种感觉。然而当十天前,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时,那一份的震撼无以言说——首批历史名镇中,半壁江山在江南,周庄、同里、直甪、乌镇、西塘,而这江南五镇的“兴衰存亡”,竟无不关联着这个老头的名字。
我们怎么能够想象,今天的江南,没有周庄、同里、直甪、乌镇、西塘?
所以,也就有了昨天上午上海图书馆里的颁奖。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理查德手里,接过了“2003年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证书。颁奖者说,20年来阮仪三艰苦卓绝,他主持的周庄、同里、直甪、乌镇、西塘、南浔古镇保护规划,“是一块里程碑”。
阮仪三打趣,说自己“成绩不大,脾气不小”,这辈子连个优秀教师都没评到过。没想头一遭,捧上的是联合国发的“里程碑”。
素描
周庄记住,吴越记住
发现周庄之前,年过半百的阮仪三,已经在无数个江南小镇,被“雄心勃勃”的父母官们赶出过无数回。
那时候,村村“点火”,乡乡“冒烟”。迈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江南,到处填河开路,到处拆房建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火”中。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教研室主任阮仪三去了,阮仪三是心急如焚揣着省建委的红头介绍信去的,阮仪三是热切似火义务做古镇保护规划去的,可劈头盖脑是冰水——
东边县长说了:保护古镇就是保护落后,马达响才是硬道理。
西边乡长讲了:什么规划?蓝图全在我脑子里。走好了,不送!
阮教授没齿不忘,“那个镇子美啊!”唐朝的树、宋代的桥、明清一条街。而他刻骨铭心还因为“保护规划”刚出口,乡长的一双大手伸过来,“走不走?没看见这忙吗!”一把将教授拉出门外,再扯开嗓子关照食堂:听好,别给这个人留饭!
“比周庄漂亮的镇子多去了!”不过也就20年,灰飞烟灭。 周庄的走运,说白了,因为和阮仪三打的第一个照面,是他们不冷不热不管不轰。“规划?你们自己搞好了。”
没搞两天,乡里领导有点烦:教授一规划,上面来考察,搭不起招待费呀。话都说到这份上:“今天走了别来了。”
天地可鉴——今天周庄的名气,昨天教授的脸皮。教授再去的时候,带去了5000元科研经费。“那是一毛钱能吃顿早饭的年代”,5000元放在了乡政府案头。
教授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实践着他的十六字规划方针:“保护古镇,开发新区,发展旅游,振兴经济”。
有句话现在听来可以付之一笑了,可在出口的当时乡长是一本正经:“到周庄来旅游?也就你们遗老遗少吧。”
流长飞短,众口烁金,但心底里周庄人谁也不会说阮教授个“不”字。是阮仪三两载寒暑无偿为古镇完成保护规划;是阮仪三护镇心切无偿为新区牵来了第一家工厂;是阮仪三古道热肠无偿为落寞的周庄引来了第一队组团游人。从来就不是诗意地进行,古镇保住了,旅游起来了,领导意气风发,一条大马路的蓝图画进了古镇。谁也说不清阮教授是第几次拍案而起:“要在周庄开路,请从我的身上压过去!”于是,一条柏油大马路,在周庄的镇口,戛然而止。
周庄一定会记住的,这个老头和他的江南。
其实没钱万万不能的道理,阮教授早就烂熟于胸。那还是1982年,当他把使尽浑身解数从文化部讨得的古城修缮款8万元掏出来的时候,平遥吓坏了,平遥乐坏了,此后就有了“刀下留城”的波澜壮阔。所以再从周庄出发到直甪,阮教授先把又一笔5000元放到了台面上。随后无论是西塘、同里,还是南浔,自告奋勇的保护规划从来分文不取。
如果当年自告奋勇了还想按劳取酬,那么江南很可能已经错失这一串最后的地标。有的事想来让人毛骨悚然,今日之煌煌地标,当年的机遇纯属偶然。就说西塘吧,那天原本是去A镇看宋庙,可去得太晚,宋庙已经成工地。阮教授悻悻而归,归途上偶经西塘,歇息的时候看入了眼。也多亏西塘的镇长,“态度好极了”。
今天的周庄名动天下,今天的“五镇”蜚声四海,今天的阮仪三70岁了,记者看见他的时候,他在车上。那是一辆80元买来的二手自行车。
吴越一定会记住,这个老头和他的江南。
倾听
十个名镇,太少
昨天被记者拉住采访的时候,阮仪三刚走下主席台,手里捧着那张联合国颁发的“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证书。
官司千万打不得
阮仪三:奖金?只有证书没有钱。别提钱的事,80年代是我求人家规划,贴了钱还要赔笑脸。如今是讲按劳取酬了,可要保护的大都是边远穷地方,规划搞好了,钱是收不上来的。打官司?上了法庭翻脸,那些人更要由着性子乱来,我得替国家看住这些宝贝。
100万摸清上海“家底”
阮仪三:上海的历史文化“家底”有多少?还没人说得清。按国际接轨的标准,上海这样的世界大都市,保护建筑当在两万之数,我保守点说,2000个总有的。这些年上海有关部门这方面的工作全国领先,但先后公布的三批历史保护建筑,总数不到400。有多少优秀建筑,怕等不到登记入册就会随风而逝。市房地局委托我们调查“上海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给多少经费?总共几万元。我说,摸清上海“家底”,投入100万够了,上海拿得出这个100万。
假的就是假的
阮仪三:最想说的话?文物保护讲究“原汁原味”,再大的“假”,再豪华的“假”,再精致的“假”,终敌不过哪怕是简陋的“真”,残破的“真”,貌不惊人小小的“真”。10多年前,周庄还拼命以“紧邻大观园”作为旅游的招徕,事到如今,一个道理不言而喻了:真的才有生命力。这次国家公布首批十个历史名镇,太少,多给些命名有利保护。
学习老祖宗
阮仪三:我们现在的有些城市建筑,完全抛开了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所谓的“欧陆风情”实在是无知的拾人牙慧。人本的建筑、诗意的居住,一定是与大自然最贴切的交流,最畅达的融合。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是崇尚天人合一理念的典范。何必妄自菲薄,要创新,先从老祖宗学起。
中国宝贝
阮仪三:“离开”江南的这些年,我一直在做“边远地区历史城镇调研”,为四十多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古老小镇,写出四十多份调研报告。钱?当然无偿。好漂亮的地方啊,浙江前童、四川丹巴、云南黑井……都是宝贝,中国的宝贝,不能在深山里没喽!
中国一定会记住这个老头,不止是他的江南。
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阮仪三一次又一次“声色俱厉”。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