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城市文脉的保护需要几代人的奉献--访阮仪三教授

来源:   时间:2003-12-08  浏览:
再过两天,即12月9日,上海图书馆将举行一项隆重的颁奖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委员会的有关官员将向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及江南水乡古镇(周庄、同里、直、南浔、乌镇、西塘)颁发2003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据悉,在中国建筑和建筑教育界,阮仪三是获此个人殊荣的第一人。日前,在阮先生的寓所,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独家访谈。
△:阮先生,由衷地祝贺您获得这一殊荣。首先请您谈谈有关这项评奖的具体内容。
□:谢谢。据我了解,近年来亚太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这个奖项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建筑、保护领域和地理区域。这次亚太地区总共有9个国家的22个项目入围,其中包括5个宗教建筑、5个公共建筑、2个居住建筑、4个商业性计划、3个城市保护计划等等。评委由8个国际保护专家组成,于今年7月集中讨论了入围项目,我们这个项目获得了杰出成就奖。
△:这次评奖对您和您指导的江南水乡六古镇的规划保护的具体评价是什么?
□:具体的评价是:对于江南水乡古镇大范围的保护规划是对于活的文化景观保护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评委会认为该项目所采取的综合方法是基于在地方和区域的层面上对地区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深入理解和解释。根据总体保护规划所采取的措施是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政策框架,并且是具有方法性的,该项目保护了古镇具有原真性的特色以及水乡城镇和历史人居的功能,同时满足了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和预期的发展。该项目中所采取的由政府投资进行公共设施改善和由居民投资进行个体建筑物的改善方式创造了一种值得称赞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的公私合作模式。这个项目将对这些城镇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并且对整个中国的保护实践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要保护好文化遗产,重要的是扭转人们的观念,特别是管理者的观念
△:中国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的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等等,不少都和您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多年来,由于您的杰出工作,社会给了你“都市文脉的守护者”、“历史文化名城的‘卫士’”、“古城的守望者”等一系列赞誉,其中被广为流传的“刀下留城救平遥”更是被传为佳话。
□:提起山西平遥古城,真让我感慨万分。这座具有2000年历史的古城,为世界留存了一份中国明清时代汉民族的珍贵原型。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带领学生到山西搞教学实践。一到平遥,吓了我一跳,和当时全国很多地方大规模开发建设一样,平遥古城陷入了被拆毁的危急状况之中。当时古城墙已被挖开了一个豁口,大兴土木,20多座古建筑已经被推倒……我火速找到省规划管理部门,郑重提出,立即停止这种破坏性的建设。我自告奋勇担当起平遥的规划工作,之后又带了十几个学生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奋战,在平遥县城总体规划中,制定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合理改善基础设施、稳妥疏解老城人口、积极开发建设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刀下留城,抢救平遥”的总体规划,不仅保护了这座历史古城,为人类留下了一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开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先河,形成了历史城市保护方法的雏形。
△:听说在平遥规划实施的过程中,您还以自己的行动多次阻止了当地的许多不正确的举措。
□:规划交给当地部门,不等于万事大吉,我还要“看住他们”,不让当地有关部门随心所欲乱来。有次当地主管部门要在古城市中心造一幢五层楼的招待所,我听到这个消息马上赶到那里,据理力争,终于说服他们放弃了这个计划。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好几件,我一次次去平遥,深知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需要扭转人们脑中的观念,还得要培养当地的干部。十多年来,我给平遥每年两个免费名额,让当地委派青年到我们大学培训,目前当地的城建等主管部门的干部都是我的学生,由他们管理我也放心了。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青年干部的做法我还推广到其他城市。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下,我带领六镇的镇领导到巴黎、罗马等欧洲城市,考察那里文化名城的保护方法。我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学习,转换观念,和我一起投入到保护历史文化城市的行列中来。
11月29日,应建设部邀请,我到北京给全国56个大城市的市长上了三小时课,讲的主题即是《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这项工作的意义非同寻常,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提高我国领导层的文化保护意识和水平。
△:二十多年来,您不仅完成了一大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规划,积累了历史城市保护与规划的经验,还进一步丰富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体系。尤为可贵的是,你不仅大声疾呼,以学识匡正谬误,而且还以实际行动,不唯上,不唯书,与各种错误的理念及破坏行为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不止一次地“刀下救城”,人们称您是“行动的知识分子”。
□:古建筑保护工作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年洛阳计划开一条路直达龙门石窟,走的是直线,要从隋唐故城遗址中穿过。高规格的评审会上,赞成这条线路的意见几乎一边倒,我一看急了,会上作了“猛烈开炮”,正色道:“这是一项违法、违章、违理的工程!”话音一落,举座皆惊,有数位专家支持了我的意见。让我欣慰的是,我得罪了一些人,但保下了一座古城,我是为民请命,子孙后代会感谢我的!
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应当成为全民的共识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为文化名城的保护提供了不少新的课题。在市场机制条件下进行城市遗产保护,您认为最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是什么?
□:除了要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外,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让主管城市的领导,城市的居民乃至整个民族,从观念上认识到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迫切性。让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全民的共识。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跨国资本的流动,各城市在有限的资本、人才和技术资源中展开竞争,城市文化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政府纷纷把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作为城市建设的“文化名片”,普遍重视城市整体环境的建设,以吸引外来投资,城市遗产保护成为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
记得做上海外滩保护规划时,我们明确提出在这片优美的滨江地带,这批优秀的近代建筑都应该逐步恢复它们原来的使用功能,占用这些建筑的办公机构及工厂都应退出去。现在这些著名大楼已成为上海房地产置换公司手中的王牌,许多中、外资银行、大商行争相出高价购买使用权,这一方面为国家争取了大笔资金,同时又使这些建筑物得到了按保护要求进行的彻底的维修,这个收获是巨大而成功的。在对南京东路步行街的保护、改造规划中,我们分析了南京路的风貌特色,提出要在保护街道气氛和空间尺度,综合解决扩大商业面积和交通、市政设施的基础上,保护好这些近代建筑的造型和近旁优秀建筑的协调。
△:市场机制是一柄双刃剑,历史名城保护在这柄双刃剑下,有没有遇到尴尬、困惑和烦恼呢?
□:有啊!市场机制本身如缺乏法规法律的制约,就会出现不注重整体利益,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倾向,这使得城市遗产保护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市场经济机制下,以“发展经济”为由,盲目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大规模毁坏历史文化遗产的事件时有发生,不少历史文化名城遭到严重破坏。比如沈阳市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称,如今原来围绕在清故宫周围的传统民居全部被拆掉了,“故宫”藏身于混凝土高房子的丛林之中;沈阳的和平区代表了殖民时期的历史风貌,很有特色,也被拆除换成了行列式的方盒子。有的名城在旧城更新中保留了文物建筑,但忽视了文物周围的历史性环境。如福州市计划在“三坊七巷”地区由港商投资建造29幢高层住宅,6幢办公楼及公寓,5个大型商贸中心及娱乐场,名义上是保留和修复39幢古建筑,这个方案实施后可以想象整个著名的优秀历史街区风貌将荡然无存。再如贵州遵义会议旧址,现在把旧址周围民居全拆掉了,失去了当年旧址的氛围,孤零零地留下一幢楼,这多可惜多令人遗憾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古城保护成功的经验有吗?
□:根据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我国的历史名城保护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做法:一是完整的保护古城,另建新城,新旧分开,如平遥、丽江等;二是保护了古城格局,保护了几片传统历史街区,其他进行了更新,如苏州、扬州等;三是只保护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城市已全部改观,如南昌、南京等。这几类保护模式中,苏州、扬州的保护是比较成功的。苏州从1986年开始全面保护古城风貌,果断开辟新区,新旧分开,古城内疏解人口,迁出大部分的工厂、仓库,限制所有新建建筑的高度,并要求其外观必须体现地方风格,所以至今古城内没有一幢高层建筑。虽然也有一些败笔,如开了宽阔的干将路,但全城基本保持了宜人的尺度和历史的风貌。这对许多古城来说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当前最令人担忧的,是在“保护”的旗号下,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从内部对文化遗产进行深层次的破坏
△:当前在城市文物、历史建筑保护方面,您认为人们在主观认识上还存在哪些误区?
□:误区之一是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中热衷于对古迹遗址的修复和重建,忽视了文物古迹的原真性和对实物遗存的保护,从而降低了文化遗产的价值,这应当引起人们的警醒和重视。例如在世界文化遗产孔庙所在地曲阜重建了不复存在的城墙,古城苏州也提出要“修复”城墙和城楼以“重现”历史。杭州雷峰塔的重建,是近年来文物古迹重建的典型案例。
误区之二是为了旅游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古代遗址所在地,以复原的名义建设仿古或复古建筑,真的文物古迹被破坏或没有保护好,而在利益的驱动之下修建了许多“假古董”。比如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保护区内新建了“东方佛教旅游景区”,开山劈石塑造“阿富汗巴米扬大佛”等等,就是这种认识误区的典型案例。
△:二十多年来,您为保护中国的城市文脉殚精竭虑,耗费了极大的心血。目前您最担忧的是什么?
□:我所担忧的是,许多人现在初步尝到保护的甜头了——人造的假古董都垮了,而保护好的却名利双收,产生效益了——于是都一窝蜂地去争报世界文化遗产。我担忧的是把保护作为获取经济效益的一个手段,在“保护”的旗号下,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从内部进行深层次的破坏。今天我们应当从更高的层次去认识保护城市文脉的伟大而深远的意义,真正保护好我们民族优秀的遗产。中国还要发展,中国城市的特色要去创造,我们要在继承前人和借鉴外国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我们城市的新风格。
△:您认为中国当前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应当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从法律层面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建设。目前中国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这个保护法中提到的文物内涵太宽泛,把历史建筑和历史城市保护都包括进去了,其实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是两大门类,各自都具有专门的知识。我们可以借鉴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制订城市遗产或建筑保护法。法国在1962年就制订了国家级的城市、城镇建筑保护大法,欧洲其他国家也在上个世纪60年代,纷纷制订了类似的保护法律。现在大家都知道,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城市而言,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气质、风格、灵魂。一流城市需要一流文化,而一流文化塑造一流城市。法国巴黎,保存了90%以上的老区,城市保护法律的诞生,使城市为完整保护历史街区的原貌提供了法律依据,城市作为历史和文化载体的功能在巴黎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其次,要加强从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人才的培养。目前中国高等学校中,设立这项专业的并不多,这方面的人才缺口很大。欧、美、日等国的建筑院校,都把历史建筑、民族传统文化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国家的大学设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系科。在法国专门设立了国家建筑师制度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专项基金。每个城市配备有进行此项教育的官员,直接归文化部领导。在英国,必须具有双学士的学位,才能从事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教学专业设置、资金拨款、人才培养上加大重视程度。 再是国家要增加城市保护专项资金的投入。目前国家文物局每年大约拨款给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经费不到10亿元,而日本每年有相当100亿元的专项资金的投入。
城市文脉的保护千万不能急功近利,这个伟大的事业需要几代人的奉献
△:能否透露一下目前您的工作计划?
□:上海去年11月出台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根据市政府的要求,目前我带领学生正在做的新规划是:虹口提篮桥地区犹太人居住区保护规划;巨鹿路、思南路等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七宝古镇的保护规划;还有南汇区新场镇的保护规划,以及上海第四批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名单的拟定。 我重点讲讲南汇新场镇的规划,这是我拼命说服当地政府“抢”来的,本来这块地差点要给开发商拿去。新场镇的价值我透露一点信息:这个镇有唐代遗留的海塘遗址,元代的盐场,明、清时代的古建筑,以及现代的新建筑。我们要做一个从唐代以来上海原住民开始,历经宋、元、明、清、近代到现在的新场镇的完整保护规划。试想一下,到2010年,这个保护完整的上海古镇,将和规模宏大的世界博览会、漂亮有气派的浦东新区一起,共同打造一个精彩迷人的新上海。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振奋的保护规划啊! 我常常对我的学生说,你们虽然现在感到从事这项工作很“孤立”,但你们要坚持下去,相信今后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对于他们,我还要语重心长地说几句:城市文脉的保护工作千万不能急功近利,一代人干不完,下一代再接着干,这个伟大的事业需要几代人的奉献。
(稿件来源 文汇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