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枫林节创新论坛四博士风趣应答

来源:   时间:2003-12-08  浏览:
(编者按)枫林节期间,创新论坛之博士论坛在本部西南2楼阅览室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四名参加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归来的博士,他们分别是建筑学罗翌弘博士、计算机丁志军博士、材料学张存满博士、物理学朱国栋博士,与会各位本科、硕士、博士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组织者: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几位优秀的博士生来和我们面对面进行交流。我们首先对他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掌声)我们这次呢,主要以座谈会的形式,所以大家不要拘束,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们这几位博士生。
同学:我想问一下,你们这次参加了全国首届博士生学术论坛,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罗翌弘:这次论坛的水准是相当高的,各个学校参会论文的水平也都比较高。可以说,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但是我感觉同济去的人不多。
丁志军:可能是因为同济内部的宣传力度不够,知道的人太少了,所以我们一定还有更优秀的同学没有参加。相比之下,其他学校就非常重视了。
朱国栋:像哈工大他们,一次派了四十多个人参加。他们把这次论坛作为一次对博士生开拓思维的活动。我觉得这样做非常好。
张存满:至于说到收获,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关注别的学校正在做些什么,怎样做的,再跟我们自己做的相比较。其实各个学科内容都非常专业,不要说不同学科,即使是一个学科的不同方向,有时候也是听不懂他们说什么的。
同学:既然这样,大家研究的都太专,其他人听不懂,这个论坛还有什么用呢?
朱国栋:可是万一你能用到呢?现在的博士论文主要讲的就是一个创新性。而创新性基本上都是要从交叉学科上来找的。这样的话,万一你需要用到什么方面而自己又不熟悉,听了别人的介绍之后,你就可以和他联系,互相交流。而且清华这次组织得还不错,不是把每个学校的人安排住在一起,而是每个分论坛的人住在一起,便于大家交流。
同学:200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中同济一篇都没有入选,有什么原因么?
张存满:本身研究的问题就有区别。我们现在定位很多不在国际水平上。像清华,他们的博士论文一开始就定位在国际水平上,以保持先沿性。我们同济排名的下降,论文这一块儿也有很大关系。这就需要出去看看其他院校做些什么,开拓视野,不能做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
同学:我们这里有很多人都还不是博士生。所以我想问一下你们当初读博士的初衷。
丁志军:主要是要在高校当老师必须要博士学位。(笑)还有就是理论研究的需要了。
张存满:我主要是对材料这方面感兴趣。考博也是从小的愿望。这个都因人而异的,看你对理论研究有没有兴趣。我想要说的就是,如果你考博只是为了要找工作的话,千万别考博。很多时候博士读完了去工作,你还是得在本科生手下干,由他领导指挥的,这很正常。
同学: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我们的女博士。对于女博士找不到男朋友你怎么看?
罗翌弘:(笑)我觉得这都成了一种社会问题了。有一个方法就是解决了个人问题之后再读博。而且,我从来不认为博士有多强。读博士只是一个个人选择问题。像我们学建筑的,本科毕业了一般就是做工程,整天工作没有机会去接触理论的东西。而读了博士就既可以接触工程也可以接触理论上的东西。
同学:如何能够写好博士论文?
张存满:要想写一个好的论文,一定要有创新性,有前瞻性。但是可以这么说,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做到创新,但创新一定要努力。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一篇论文的摘要上要能够在很有限的文字中让人看到有创新性。否则摘要看完了他就能猜出你要说什么,那一定不会吸引别人的。这就需要查阅大量的参考资料。我个人觉得应该多查找国外的顶尖资料,而对于国内的,把文献综述作为了解的途径就可以了,毕竟很多方面国外要比我们超前。其实导师也很重要。因为博士所做的课题一般都是导师定的大致方向。如果本身这个方向就是别人已经研究过的,再来研究就没什么意义了。所以这次博士生论坛我们也得出了一个共论:导师的质量一定要提高。
组织者:我们这次交流活动和院士讲座一样也是同济创新论坛的一部分。所以最后我想请各位对创新论坛谈一些建议和看法。
朱国栋:我觉得交流还是要把学生放在首位。如果只是老师讲,即使讲得再好也达不到交流目的。最好的形式应该是大家相互探讨交流。
张存满:创新论坛首先定位就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而且也不光是大家聊一聊,可以以作报告的形式进行交流。
罗翌弘:我觉得最好还是请学生来讲。这方面同济就落后于其他一些学校。比如说天大,他们就规定了博士生必须开讲座。
丁志军:内容可以只是概述,而不是侧重于太专业的东西。要提炼到方向上进行综述。这样便于理解交流。
组织者:好的。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这次交流活动只能进行到这里了。让我们用掌声再次感谢各位优秀博士生的到来。
(稿件来源 研究生会)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