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我校专家“会诊”沪宁高速堵路根源

来源:   时间:2003-10-31  浏览:
10月30日,《文汇报》刊发了《沪宁高速“累倒”了》一文,在社会上引起不小反响。我校交通专家对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的拥堵现象,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发表了看法。
“先天不足”——多种通道共线,多种功能聚合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院长陈小鸿教授指出,沪宁高速今日之“累”,根本在于设计的先天不足。
她分析说,沪宁高速公路承担了三大交通层次:(1)由中西部地区至苏锡常和上海的区域间交通。(2)沿线一批高密度城市间的交通。(3)上海与嘉定、昆山等周边城镇的1小时通勤圈的放射性交通。
各种功能的通道共线的结果是,长距离通过性的交通,与中短距离汇入性交通形成交织流,相互干扰。在城镇密集地区,地方型交通占了全部交通量的大部分,局部路段趋于饱和,而在城镇非密集地区,流量远未达到设计流量。整条线路上各段流量分布极不均匀,但是现在的沪宁高速,全线都是双向四车道。这就不可避免造成整个通道因局部地区的瓶颈而受影响,使得路网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
改善管理、严惩违规是当务之急
“对交通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路网的建设,车流的组织,对人的行为的管理。对沪宁高速公路中出现的诸种拥堵现象,也应该从这三方面作分析。就现有的情况而言,当务之急是组织车流和管理司机。”《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孙章教授谈到。
孙教授认为,现代化的交通,确实离不开现代化的管理。其中加强法制、严密立法、严格执法是一个重要的前提。“从文汇报文章看,显然我们在这方面有很大不足。譬如,对文章中所提的那些车况极差,严重超载,还大开堵气车,拖累了整条公路行车速度的货车司机,公路上理应多安装一些‘智能交警’,如电子警察或即时反映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对他们的行为及时作出警告或严厉处罚。虽然当前国家已经通过了交通安全法,但还有待于加强监管、加强执法。沪宁高速应该在这方面早作准备、早有行动!”
(稿件来源 新闻中心)(2003-10-31)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