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个一人多高、两人来宽的冰柜,里面摆满了一寸来长的小试管。每支试管中,存放着一个心房颤动病人或正常人的血标本。利用这些标本,他与合作者一起找到了世界上第一个房颤致病基因,论文在《科学》杂志发表后,轰动了世界心脏病领域。
当选今年上海市科技精英的陈义汉,总说自己的成功来自幸运。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而且严重的心脏疾病。全球约有2000万人患有房颤。美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房颤基因的探索之旅。1997年,美国科学家将致病基因定位在第10号染色体上。“这好比进了森林,却没找到那只调皮的兔子。”而在此后五年里,陈义汉与各国科学家赛跑,终于第一个找到了“兔子”。
“如果这件事做成,我就算不虚度一生了!”在采访的短短一个多小时里,陈义汉好几次提到这句话。这个世界心脏病领域的“歌德巴赫猜想”,激起了他生命中所有的热情。为了寻找这只仅几纳米的“兔子”,陈义汉带领课题组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在中原某地区分散居住着一个四代65人的房颤家系。而寻找这个重要研究资源的唯一线索,只是个不确切的姓名。听说这位病人20年前曾住过一次医院,陈义汉和助手就找到那所医院,从档案室里尘封了20多年的就医记录中,找到了病人的单位地址。可是当追踪到当地时却发现,这家工厂早已不复存在了。费尽周折,陈义汉终于找到了这家工厂当年的人事干部,得到了患者的住址。
同样的艰难,同样的奔波,陈义汉课题组先后又获得了可观的房颤家系和房颤病例。这个可能为无数房颤患者带来福音的发现,曾差点与陈义汉擦肩而过。2000年9月,陈义汉课题组与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一起,经过近一年的奋战,终于找到了房颤基因的座位,可是就是“抓”不到房颤基因!所有的实验方法都正确,所有实验数据都没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一个个细节排查,原来在机器阅读基因序列时,漏网了一个“双峰”。“所以我们很幸运,没有与这个房颤基因失之交臂。
陈义汉倍感幸运的是,同济大学领导的雪中送炭。当陈义汉提出寻找房颤基因的课题时,他还只是个普通的心脏病医生和基础研究工作者,学校就拨款15万元,作为项目启动经费。研究需要更多经费、组织团队、搭建实验平台,同济大学领导特别地为他成立了医学遗传研究所,预借200万元为他购置急需的仪器设备。学校领导还亲自为他扫清各种影响课题进展的障碍。此后,校领导又亲自邀请知名专家进行项目审议,还将陈义汉团队列入同济大学科技特区,同时资助50万元科研基金。
现在,陈义汉正忙于房颤机制研究、房颤药物发掘和房颤遗传模型的制备。他希望全世界的房颤学者能够早日阐明房颤的发病机制,为备受房颤折磨的病患者创造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他又开始寻找第二个值得“用一生的热情做这件事”的课题。
(稿件来源 文汇报) (200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