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我校设立“科技特区”锻造前沿学科

来源:   时间:2003-08-30  浏览:
 关注同济大学科研进展的人们会发现,近来我校学者的名字在信息、材料和生物医学领域出现的频率开始多起来。医学遗传所陈义汉教授今年初在《科学》杂志发表了揭示心房颤动致病基因的论文;计算机系的蒋昌俊教授和医学院的张宗明教授最近分别获得了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资助。
为促进原先相对较弱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快速发展,我校将”经济特区“的概念移植到学校,在校科学技术研究院内组建“科技特区”,通过一系列超常规方式推进上述三个学科领域的某些研究方向办出特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所谓“科技特区”是一个虚拟概念,研究队伍围绕某个研究方向自由组合后,以“攻坚科研组”的名称进入“科技特区”,研究人员的隶属关系不变。攻坚期一般为三年,其中优秀或者合格的,可成立新的研究机构进入有关的院系,特别优秀的则可升格为科技研究院的学术梯队,学校将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二次投入,不合格的则予以解散。校方承诺对每个“攻坚科研组”在三年内投入50万元研究经费。攻坚科研组因工作需要引进人才时,学校将给予特殊关照。
经校外专家组的严格评审,首批共有7个研究组进入“科技特区”,研究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7岁,大多为中青年学术骨干。计算机系的蒋昌俊教授领导的科研组是首批进入的团队之一,其成员大多数是近几年引进到同济的青年博士。去年,他们建立了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分中心。近两年来,该团队成员获得上海市和国家重大攻关项目近10项。
学校科技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迪民教授认为,“重在培养人,扶弱为强”是同济“科技特区”的特色。徐迪民解释说,所谓“弱”是指同济青年教师原先在信息、新材料、生物医学领域里优势及特色不明显,首批进入“科技特区”的几位学术带头人在各自的领域中并无知名度,职称也不高,半数为副教授,但他们提出的课题“很有苗头”。通过两年的努力,同济大学的这一做法取得阶段性成效,在“科技特区”里先期运作的5个梯队中已产生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Science论文作者、跨世纪人才和国家信息安全课题负责人各一名,并产生出一个市重点实验室。“通过培养一批人,把相对较弱的学科带起来”的学科发展构想,正在我校变为现实。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