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同济大学2021年度“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发布

分别涵盖城市发展、高端制造和生命健康领域
来源:新闻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各团队   时间:2022-08-16  浏览:

既通风又能隔音的通透式隔声窗、移动源尾气后处理的成套关键技术、帮助患者重回无痛生活的新药研发……8月16日下午,同济大学2021年度“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发布。十大科技成果涵盖了城市发展、高端制造和生命健康等多个领域。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孙真荣、同济大学副校长雷星晖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上海高校科技发展中心、杨浦区科委、嘉定区科委、上海技术交易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发布会。

作为同济大学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又一实际行动,自2020年起,同济大学每年举办“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评选活动,旨在发现具有转化潜力的优秀科研成果,并联合专业机构、企业等多方共同推动这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落地,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同济大学2021年度“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的科技成果”评选活动(第二届)2021年9月启动,面向各学院、附属医院及学校控股所属公司的科研团队。11月,来自政府、行业、投资、专业技术等领域的40余位专家和学者,对科技成果进行了初次评选,24项成果脱颖而出。12月,学校组织现场专家评审会,对初评入围的24项成果项目进行项目答辩,2021年度“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由此诞生,另14项科技成果获入围奖。

十大科技成果中,3项成果属于城市发展领域,分别是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旭团队研发的“绿色建筑通风隔声窗”、土木工程学院袁万城和党新志团队研发的“中小跨径桥梁组合橡胶减震支座”、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吴宏磊团队研发的“全装配式高性能钢结构住宅体系一体化设计技术”。

3项科技成果属于高端制造领域,分别是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康劲松团队研发的“车用电机驱动系统宽频控制技术”、汽车学院楼狄明团队研发的“移动源后处理成套关键技术及应用”、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晓青团队研发的“轻量化柔性压电功能膜制备技术及应用”。

还有4项科技成果属于生命健康领域,分别是附属康复医院和医学院彭长庚团队研发的“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药研发”、附属同济医院/附属养志康复医院靳令经团队研发的“精细化多纬度帕金森病人工智能评估系统”、医学院薛金锋和薛志刚团队研发的“干细胞技术及相关制品用于脱发治疗”、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启刚团队研发的“贯通性伤口凝胶修复封堵剂”。

近年来,同济大学通过有组织开展科研成果转化、打造多种转化服务平台、丰富扩展转化渠道、深入与第三方转化机构合作、加强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着力打造全过程全要素覆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学校优秀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去年10月,学校入选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单位。后续学校将推出师生共创特训营进阶班、成果转化专场对接、企业需求直通车等专业服务及精彩主题活动。

同济大学2021年度“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介绍

城市发展领域(3项)

1、绿色建筑通风隔声窗

绿色建筑所倡导的自然通风面临着城市的环境噪声侵扰问题,现在的隔声材料同时阻碍了空气流通。为此,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旭团队设计出一种通透型周期结构,由中空螺旋状声学人工单元排列组成。这种通透式屏障在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的同时,突破性地利用了中央通道与周边螺旋通道声音的持续抵消,获得了很好的宽带隔声效果,实现了城市噪声环境下的自然通风,填补了这一技术空白。

该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两项,目前已与多家企业和研究所在注塑工艺及模块化设计、装配以及产品推广等方面开展合作。

2、中小跨径桥梁组合橡胶减震支座

历次地震震害调查发现,中小跨径桥梁广泛采用的板式橡胶支座无法适应地震中较大的位移需求。为此,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袁万城/党新志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组合橡胶减震支座,即在现有的板式橡胶支座基础上,通过内部设置多个摩擦副,外侧橡胶层可有效保障摩擦层滑动的均匀性,在往复水平力作用下有效摩擦耗能,降低结构地震响应,并通过调整滑动区的尺寸来适应不同温度、抗震需求。

该成果已获2个发明专利、7个实用新型专利。其造价与板式橡胶支座接近,可以作为中小跨径桥梁的优选方案。目前已应用于西昭高速公路、宜攀高速公路、浦南运河桥等多个工程中。

3.全装配式高性能钢结构住宅体系成套技术

针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我国普及率低,且缺少相关的成套设计技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吴宏磊团队对此进行系统性研究,形成全装配式高性能钢结构住宅体系成套技术,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并使之进一步满足建筑全生命周期使用需求。

该技术集成高性能钢结构体系、保温一体化外围护系统、内装一体化设计技术、管线分离技术、耗能减震(振)技术、BIM辅助设计等技术,装配率可达90%以上,评价等级可达 AAA级。具有装配率高、集成度高、户型适配性高、寿命周期长、灵活性高、热工性能高的特点,同时可在高烈度地震、强风、寒冷等地区中推广应用。已取得专利14项,获多项各级示范项目及建筑工程类奖项。

                                  高端制造领域(3项)

4、车用电机驱动系统宽频控制技术

电机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康劲松团队,研发了一种“车用电机驱动系统宽频控制技术”,完成了车用电机驱动系统效率、转矩品质等性能的提升。

该成果与企业合作完成了50kW 150kW 等级车用电机驱动系统开发和小批量生产,已成功应用于精进百思特电动(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英恒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车用电机驱动产品,近3年新增产值共计2.9亿元。项目团队与多家电动汽车行业电机系统企业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获授权发明专利共计18项,成果获2020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5、移动源后处理成套关键技术及应用

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全面实施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国四排放标准的全面实施,尾气后处理已成为道路车辆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必备装置。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楼狄明团队围绕移动源后处理成套关键技术及应用,经过十余年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已成功开发了陶瓷衬垫、玄武岩保温隔热材料、非贵金属催化剂等尾气后处理系统关键部件及材料的三大创新成果,为移动源尾气后处理产品升级提供了全套解决方案。

目前已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受理发明专利11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成套技术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6、轻量化柔性压电功能膜制备技术及应用

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晓青团队针对物联网领域对柔性敏感材料和传感器的巨大需求,研发完成轻量化柔性压电功能膜的制备技术和性能调控方法,开发了一系列基于该功能膜的传感器(包括柔性薄膜触觉传感器、可穿戴智能织物传感器、空耦超声波换能器、压电线缆传感器等)。项目研发的柔性压电功能膜制备技术、压电线缆和压电纤维制备技术均达到小规模生产水平,其性能指标皆优于国外企业的垄断产品。此成果已形成包括功能材料、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及智能感知系统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

团队在柔性压电膜材料及器件研究方面基础雄厚,授权专利20余项,具有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

生命健康领域(4项)

7、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药研发

同济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同济大学医学院彭长庚研究员团队最新发现缓解神经痛可能需要同时抑制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1.7Nav1.8,实验结果证实,联合用两个钠离子通道的抑制剂,缓解小鼠神经痛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一个钠离子通道抑制剂。

基于这一新发现,团队进一步筛选到能显著缓解坐骨神经选择性切断小鼠和糖尿病小鼠的神经痛的小分子化合物PK16PK16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无镇静副作用,有望成为更佳的外周神经痛止痛药和广谱镇痛药物,帮助大量慢性疼痛病人重回“无痛”的生活。该项目已申请国内和PCT专利。

8、精细化多纬度帕金森病人工智能评估系统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附属养志康复医院靳令经团队联合科大讯飞,共同研发了一套“精细化多纬度帕金森病人工智能评估系统”,通过录制帕金森病患者面部表情、声音、步态和系列动作,实时获取各检测项的量化特征和异常程度的自动评分,为病人的诊断提供一款智能化精细化的运动障碍分析系统,实现帕金森病的智能评估,为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及干预提供客观依据。

该系统的算法打分在多个检测项中已超越专业医生打分水平,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帕金森病评估难,诊断难,漏诊、误诊率高以及此类慢性病管理缺少相应的监测手段的各类问题。

9、干细胞技术及相关制品用于脱发治疗

同济大学医学院薛金锋、薛志刚团队主导开发了新一代生物生发养发产品,利用毛囊干细胞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进行脱发的干细胞治疗。该项目通过自体毛囊干细胞的分化再生能力进行毛囊毛发再生,利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脱发区域毛囊微环境,为从根本上解决脱发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并且操作相对简单无创。

此项目还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周建大团队合作开展临床前研究,同时联合湖南源品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干细胞用于脱发治疗的研究项目及产品生产等,已具备了大规模生产临床级干细胞和细胞相关制品的能力。

10、贯通性伤口凝胶修复封堵剂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启刚团队针对解决运动的大的创伤和糖尿病足这些难愈合创伤,设计了一类智能创伤修复材料。第一代产品主要特征是物理封堵、生化逆转和再生修复等多重功能的高效整合。未来第二代产品,预期利用伤口即是“窗口”概念,利用生物催化传感的技术,对病变微环境中一些代谢指标的变化进行监测,实时了解创口的修复状态,进行AI计算后,实现相关药物或者促修复因子的可控释放,最后实现未来智能化的伤口封堵和高效的修复。

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日常体表护理、伤口快速治疗、临床伤口修复以及可穿戴智能检测等多个领域。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