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人民城市谋新篇,相濡以沫同发展

来源:钟宁桦、吴江、袁爱妮   时间:2022-06-27  浏览: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李强同志代表第十一届上海市委向大会作题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提出,围绕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愿景,必须把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作为最集中的工作导向和最鲜明的奋斗指向。

过去五年,是上海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的五年,也是同济大学与上海城市发展相濡以沫的又一个五年。今后五年,将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奋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的五年,同济大学也将一如既往地以“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的家国情怀,为报告描绘的未来五年发展蓝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撑先导产业发展培育新动能

报告指出,过去五年,上海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连续跨过三万亿元、四万亿元两个大台阶。2016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9887.02亿元,2017年突破3万亿元大关。2021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达到43214.8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36万元,经济总量比2016年增长33%,年均增长5.9%,继续保持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地位。

在经济总量达到高能级的同时,上海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发展高级化、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报告指出,五年来,上海先导产业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突破跃升。2021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2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为2327.79亿元、7617.14亿元、3056.82亿元。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上,同济大学持续以学科优势助力先导产业发展、助推重大战略落地。为服务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打造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研究的世界高地,学校牵头成立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积极运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优势学科和包括人文社科在内的新文科建设,以此激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新动能。同时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不断壮大,产值从2016年的337亿元发展到2020年的近500亿元。为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同济大学牵头“华东八校”成立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研究,助力长三角产业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此外,学校还全面融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为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同济智慧”。

创造高品质生活,服务人民城市创新貌

报告指出,五年来,上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升。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57692元增至2021年的82429元,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5520元增至38521元,年均增长8.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由2.26降至2.14。2021年,上海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51295元和27205元,分别是2016年的1.3倍和1.6倍。

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上海持续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在杨浦滨江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近三年来,同济大学积极以“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指引建筑规划等优势学科持续发展,服务创造高质量生活。

在杨浦滨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的“绿之丘” 成为了网红打卡地。一座废弃的烟草公司的机修仓库,被设计师妙手改造成阶梯状的观江平台,助力昔日的“工业锈带”变身如今“生活秀带”。保留了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又形成了生态美好宜居的城市新貌。这一设计获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荣誉提名奖,正是学校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一个代表作。

实现高效能治理,探索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径

报告指出,上海牢牢把握超大城市治理的特殊规律,努力走出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近年来,上海的城市治理数字化迈开探索步伐,精细化水平逐渐提升,城镇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同时,报告中也清晰指出,在今年3月以来这一波疫情应对中,反映出我们对重大风险预警预判不够,社会迅速高效组织动员能力有待提升。

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报告指出,上海要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今后五年,上海将不断加强城市运行保障和应急管理体系,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完善应急反应机制、打造社区合力共同体从而补长城市治理短板,加强城市韧性,提升城市抗风险能力,以“一网统管”建设推动构建城市精准监测、高效运行新模式,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基建为动能夯实智慧城市的数字化底座,努力打造“善感知、会呼吸、有温度”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在城市治理方面,同济大学统筹资源配置,在智慧城市应用和智能规划领域集聚人才,在超大城市治理中不断提供“同济方案”。秉承“做城市之眼、为城市之耳、汇城市之智、聚城市之心、彰城市之魂”的原则,学校建立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联合上海同济规划院成立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牵头承担“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项目,开展智能社会治理的综合性实验,以实际场景应用推动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通过这些举措,同济大学致力于不断推动城市重大风险治理与精细化管理的智库建设,努力为政府、社会各界提供专业、高效、前瞻的决策咨询服务,为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贡献力量。(钟宁桦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吴江、袁爱妮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